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无果 专家称中国有底气静观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徐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3日

  11日,中俄能源谈判中方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北京与中俄能源谈判俄方代表、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共同主持中俄能源谈判代表工作会晤。谢钦对媒体表示,中俄两国政府就未来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谈判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俄在天然气定价上虽有分歧,双方可以慢慢来谈,然而两国取得合作的长远利益是十分明显的:欧洲坚定实施天然气来源多元化,中俄天然气项目的谈判中,中方在“十二五”期间对从俄方进口天然气紧迫性不大,有底气静观一段时间。

  “从根本上讲,俄增量气在新兴市场才能真正获利的形势没有改变,输向中国也才能平衡未来的贸易,发挥对中国的影响力。”刘毅军说,从整个能源市场来看,大家都在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俄罗斯十分需要中国这个能源需求大户。目前,中东北非的局势不稳定使得中国海外能源供应安全系数大大降低,特别是中亚地区潜在的政治动荡风险对中亚能源通道的影响不容低估,中俄能源合作可以很好化解这方面的风险。

  中俄天然气合作一旦启动,中国会得到俄罗斯长期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渠道。站在长远角度,这对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但也要看到相邻大国真正建立起能源合作关系需要更长期互信磨合,中俄当初的石油合作项目如此,今天的天然气合作项目仍要有持久战的准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丰富的天然气能源需要更多的买家,而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则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如此双赢互利的局面下,双方就达成进一步共识都抱有期待。

  尽管外媒称,近几年中国培育了以中亚地区为主的其他能源供应渠道,撼动了俄罗斯在亚洲能源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林伯强认为,俄罗斯依然是中国天然气进口最主要来源。早在2009年10月,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经就天然气供应问题达成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在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开通以后,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输送近7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资源税改革有利于化解国产气和进口气价差。《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原油,天然气的税率为销售额的5%—10% 。林伯强预计,《决定》施行之后,国内天然气价格或被推高,继而与进口天然气不菲价格的差距缩小,有间接提高进口天然气价格竞争力的可能。

  “资源税的改革是重大制度建设,是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于逐步化解国产气和进口气价差、西部产用气区和东中部用气区间的矛盾,使天然气下一步的定价机制改革获得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支持。” 刘毅军说,“当然,目前还重在制度建设,配套也不完善,实际执行税率不会过重。”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