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2日
“空间狭小、土地资源极为贫乏、发展空间不足,这些都是东湖区不得不面临的困境。东湖区要发展,就要突破这些瓶颈的制约。对东湖区来说,最大优势和潜能就是第三产业。”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东湖区委书记戴晓明表示,东湖区将积极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战略部署,在辖区内打造出2到3幢税收超亿元楼宇。
![]() |
东湖区委书记戴晓明。
打造税收超亿元楼宇
“东湖区的现状是土地不够,那就只能向空间要效益、朝地下找商机,未来几年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借助轨道交通建设,做好地下文章,以地铁1、2号线途经子固路、中山路、阳明路等路段为契机,对接沿线开发建设,向地下空间拓展,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戴晓明称,力争5年内实现5至7个年销售额超30亿元的大型商贸集团、3至4个产值超十亿元街区、2至3幢税收超亿元楼宇。
实施“南提北拓”战略
长期以来,以阳明路为界,东湖区一直存在着南强北弱的发展格局。戴晓明告诉记者,东湖区将不断提升城南片区传统商贸业品质,重点打造以时尚购物、餐饮休闲为主题的中山路——胜利路精品购物区,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为主题的叠山路金融街等。同时,抓住青山湖西岸片区开发这个龙头,发展集生态环保、生态旅游、商务办公、商住休闲、公共服务、服务外包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生态经济,打造以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为主体的城市中央休闲区,带动城北片区快速发展。
试点社区养老食堂
“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戴晓明表示,东湖区将打造三大“民生服务圈”,一是10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办事难等问题;二是15分钟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圈,使群众能“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城区”;三是20分钟优质教育圈,进一步打响“学在东湖”品牌。此外,东湖区还要在全省率先改造扩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社区养老食堂,让所有老人都老有所养。
文/图 袁一多 李旸 记者邹文彪 张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