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1日
本报宜春讯(记者胡光华)10月9日晚上8时,5吨新鲜蔬菜装上宜春东升有机种植有限公司的冷藏车,这些蔬菜将销往日本、加拿大及欧美地区。记者发现,每个泡沫包装箱上都挂着标签。东升公司负责人薛立刚说:“这个是蔬菜的‘身份证’呢!有了它,商家和消费者随时可以追溯到这些蔬菜的生产企业和田块,确保消费安全。”
1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在东升公司种植基地,30多名工人正在采收白菜、黄瓜、茄子、萝卜、韭菜花。在装满蔬菜的胶筛筐上,记者详细查看一个个蔬菜的“身份证”,只见上面用笔写着产地、生产区位、生产组长、采收时间等。薛立刚介绍说:“蔬菜经过总部再加工并检测之后,这个‘身份证’将变成电子‘身份证’,并伴随蔬菜走上市场。一旦抽样检测发现问题,这个基地的所有蔬菜将被第一时间阻挡在市场之外,从而确保消费安全。”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省级农业示范园,2009年建设以来,有18家农业企业落户。园区干部黄晓龙告诉记者,袁州区着力将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成绿色、有机、安全的蔬菜生产基地,从而带动宜春市区域的蔬菜安全生产。东升公司,就是注重蔬菜安全生产的典型代表。
完善的蔬菜安全追溯体系,让东升公司喜尝甜头。公司落户3年来,生产的蔬菜没发生一例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这里的蔬菜,还走进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的餐桌。
带“身份证”的蔬菜,也改变着袁州区农民的种植观念和生活。今年70岁的农民张从远从东升公司大棚里出来,就乐呵呵地说:“去年,我在蔬菜基地做事,赚了1万余元,今年只有多,没有少。”目前,西村镇有150多名农民常年在东升公司的蔬菜基地上班,人月均工资有1500多元。
在蔬菜基地上班,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成了半个蔬菜种植专家。“以前自己种菜不太注意施肥、喷药的安全,现在可注意呢。”东升公司员工李冬梅告诉记者:“种菜卖菜也要讲良心,自己的菜篮子‘干净’,城里人的菜篮子也要‘干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