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8月新增外汇占款暴增 资本流入或非主因

来源:财新网-新世纪    作者:于海荣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0日

□ 财新《新世纪》记者 于海荣 | 文

外围环境动荡不止,短期资本流动走势也扑朔迷离。

最新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8月中国的贸易顺差环比大幅下降,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却一改7月低于贸易顺差和实际利用外资(FDI)之和的局面,环比大增,明显超出市场预期。据此,分析普遍认为,8月短期资本流动由7月的流出转向流入。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决策层的担忧。央行行长周小川9月24日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24届部长级会议时表示,中国短期内面临物价上涨较快、资本流入较多的挑战。

也有研究者指出,由于跨境贸易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外汇占款数据代表的不再仅是美元资本的流动,还包括了人民币的流动。因此,通过外汇占款数据来判断资本流动走势,存在一定偏差。

外汇占款的波动,到底是短期资本进出所致,还是很大程度上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套利套汇等因素扰动?更重要的是,在外围动荡延续、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甚至出现贬值预期的情况下,短期资本流动将选择进还是退?

资本流入或非主因

年中以来,反映外汇进出的数据——新增外汇占款——变化颇多。

央行数据显示,8月新增外汇占款3769.40亿元,较7月微调后的2195.64亿元大幅增加,环比涨幅达71.67%,为今年次高,仅低于3月。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财新《新世纪》,8月前半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速,是外汇占款快速增长的直接诱因。

8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950,较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升值0.76%,随后升值速度放缓,至8月31日达到6.3867,全月累计升值0.89%。

鲁政委认为,当升值幅度不明显时,企业往往不会忙着结汇,但如果升幅足够大,就会逼迫企业、居民及时结汇,而“热钱”也会趁机而动。“正常的结售汇行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资金盈利嗅觉灵敏的‘热钱’。”

央行的外汇占款数据,指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整个银行体系,因购入外汇而投放的人民币,来源包括贸易顺差和FDI,以及其他渠道资本流入的结汇。分析人士通常用新增外汇占款减去贸易顺差及FDI后的残差,来估算短期资本流动状况。

以8月为例,当月贸易顺差177.59亿美元,FDI为84.46亿美元,扣除二者剩余的残差为2096亿元,较6月的500亿元左右和7月的-360亿元,大幅上升。

不过,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巴西,8月均未见到资本流入的大幅增加。安信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莫倩认为,月度“热钱”规模的流动受套利套汇需求、避险需求因素扰动,但国内资金的松紧状况,可能是趋势上影响资本流入流出的更为主要的原因。

她分析称,去年四季度至今以来资金异常紧张的背景下,以外汇占款扣除贸易顺差和FDI简单定义的“热钱”,最近三个季度分别流入约6000亿元、9000亿元、4600亿元,从趋势上反映了国内异常紧张的资金状况。

不过,这种简单的估算并不精确。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的实际收付通常有一两个月的滞后期,因此,7月贸易顺差创30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有一部分反映在8月的外汇占款中。

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李炜则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外汇占款反映的已不再仅是美元资本的流动,还包括了人民币的流动。因此,8月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很可能源于人民币支付增加,使得国内美元需求减少所致。他认为,在全球经济状况恶化的大环境下,8月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逐渐消散,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增强,8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增加,即为例证。

一位熟悉外汇管理的人士则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由于外汇占款要受到储备投资收益、人民币结算等因素影响,在分析资本流动时更看重结售汇数据。

2011年8月,银行代客结汇为1444亿美元,银行代客售汇为1065亿美元,规模均较上月有所增加。相比之下,售汇增幅更大,为2010年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最高值,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因此降至378亿美元,环比下降12.5%,为今年以来仅高于2月的第二低值。

这一数据走势与外汇占款相背离,或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入压力略有缓解,并非外汇占款增加的主因。

分享:

来源:财新网-新世纪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