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A股IPO诸多乱象:高管套现 业绩频变脸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浓妆淡抹粉饰业绩

  平日为了偷税漏税,千方百计降低自己的业绩隐藏利润逃税,甚至为自己披上外资企业、高新企业的外衣。到了上市的时候,则不惜玩弄种种财技魔方来粉饰自己的业绩,在披露给公众的资料中隐瞒对其股价不利的因素,尽量以高的市盈率发行,圈更多的钱。

  神秘人士入股暴富

  IPO创造的暴利神话,吸引着各路逐利资金,在公司上市前以低价购入公司股权成为全中国人民的梦想。于是市场便涌现出一批神秘人士(或机构),他们总能在上市公司挂牌前突击完成复杂的股权转让流程,如愿以偿地成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然后静待暴利降临。

  新股定价高得离谱

  由于新股过度包装,市场定价往往相对较高,高市盈率发行是较普遍现象,一个细分行业的所谓龙头公司发行市盈率往往可达50倍甚至更高,离谱的高定价使得这些小企业一下子变成了数百亿甚至千亿市值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潜力被大大透支。而冲高回落的业绩又会重挫投资者的信心。

  上市后业绩频变脸

  新股在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通过一定的方式调节利润,通过包装、重组等方式上市,部分公司甚至存在操纵利润、欺诈上市的嫌疑。中小板、创业板一年来上市的290家公司有77家公司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业绩出现下滑,占比竟达四分之一。

  为早套现高管离职

  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很多公司都是由创始人来管理的,他们也持有大量原始股。股票高价发行后,对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往往同时也是公司高管)来说,身家陡增至千万甚至上亿元。而对公司真实盈利能力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危机感更强,为了尽早将账面财富变成现实,一过了解禁期后,高管和股东们纷纷选择了减持套现。更有少数公司的创始人干脆辞职,以便把所持股份全部抛售。只剩下小股东们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担忧。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