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10月3日,于都梓山龙凤剧团在该县铁山垅镇社口社区演出古装戏。国庆期间,该县组织开展“庆国庆”送戏下乡活动,30多个农民剧团活跃城乡,好戏连台,让农民在家门前享受文化大餐。 特约记者谢慧 摄
近日,一名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定南县图书馆参观书画展。
定南县文化系统针对“十一”长假备足“文化菜单”,让广大市民在看电影、听讲座、观演出、赏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假日的精彩。黎桥洲 特约记者刘海平 摄
10月7日,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旅游秩序井然,自驾游持续火爆,乡村、生态旅游呈现持续增长,城市休闲度假游日渐成为旅游热点。
市外自驾自助游游客明显增长
“十一”期间我市周边城市游客明显增长。前往于都的外省游客进一步呈上升趋势,客源地包括青海、辽宁、内蒙、新疆、广东、福建等省(区)。前往龙南的自驾自助游游客稳步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关西客家围、武当山、九连山等主要景区日均接待自驾车游600台次以上。而在大余过夜的游客基本以广东、南昌、上海等地的自驾车、团队客人及返乡探亲游客为主。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的住宿宾馆被预订一空。
乡村生态旅游呈现持续增长
今年“十一”期间的生态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中心城区周边乡村旅游点游客大幅攀升,采摘水果蔬菜、观赏客家民居、吃农家饭、尝特色菜,成为市民节日期间消费的一个不错选择。节日期间,章贡区水西垇头果园、沙石火燃村、王田村等乡村旅游点吸引了不少市民。客家龙南、生态龙南以其客家文化独特魅力和丹霞森林生态美景成为人们体验客家文化、拥抱自然、崇尚健康、休闲度假的首选地。据不完全统计,1日至7日,该县接待了300多位来自粤港地区的摄影爱好者。前往关西客家围、客家酒堡、栗园围等围屋景区的游客平均每天保持在3000人次以上。武当山风景区日接待量4000人次以上,其中,1日、2日、3日超过5000人次。全南天龙山、雅溪围屋、彩桂基地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娱乐、享受采摘和体验农家生活。于都石古原生态休闲农庄、罗田岩旅游度假山庄、鱼米之乡休闲度假中心、梓山固院农家乐、八一三水库、盘古山生态茶场、农业采摘基地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
城市休闲度假游渐成热点
随着赣州“区域性旅游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和广大市民驻足观光。“十一”假期,中心城区国庆焰火晚会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往欣赏。同时,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明显增多,城市中央公园、和谐钟塔、章江南岸滨江公园、马祖岩等城市新景点受热捧。定南自打出“物裕风清,和谐幸福的新定南”牌以来,定南县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加大了旅游项目投入。“绿色定南,生态定南”吸引了周边省市游客的目光,成为赣粤边际旅游休闲目的地。
全市共接待游客154.08万人次
10月7日,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十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54.0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收入47653.5万元,同比增长38.5%。其中,红色旅游接待53.13万人次,同比增长48.6%;红色旅游收入13010.87万元,同比增长29.9%。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据悉。“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宾馆酒店入住率创历史新高,市区三星级以上星级宾馆住宿率都在80%以上;龙南县国庆前3天三星级标准宾馆客房全部预定完毕,县城中高档宾馆的入住率均达98%以上;定南县华旗酒店的入住率每天都是95%以上,凤凰酒店的入住率平均也有90%以上,在定南一度出现无房定的局面;于都包括屏山度假村在内的全县旅游酒店住宿率、订餐率火爆,大部分酒店连续几日旅客爆满。为确保“十一”黄金周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市假日办和市旅游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掌握和了解全市旅游市场情况,随时指挥、调度全市旅游工作。“十一”黄金周期间,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情况,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公路运输输送旅客162万人次
10月7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公路运输安全输送旅客162万人次,日均输送旅客2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1%。
据悉, “十一”黄金周期间,市交通运输部门在保证日常班次车辆运行的基础上,备有300余辆客车作为补充运力,投入市场满足客运需要。
火车站共发送旅客15万人次
10月7日,记者从南昌铁路局赣州车务段获悉,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赣州火车站共发送旅客15万人次。9月30日、10月2日、10月7日客流量较大,其中10月7日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单日发送旅客人数约2.5万人次。
据介绍,客流主要以探亲、旅游及学生流为主,其中长途客流主要流向广州、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短途客流主要流向南昌、泉州等地以及井冈山等风景区。为了提高运输能力,该站在到南昌、定南、泉州的3趟列车上加挂车厢共计16节,还增开了2对赣州往返南昌的临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