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银行七日谈:传资产证券化或重启 助银行锁定风险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4日

    一周焦点

 

    编者按:近日,银行资产证券化或将重启的消息在业内甚嚣尘上。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表现低迷,不良贷款率逐渐攀升,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也越来越被市场所意识。信贷资产证券化继续扩大试点既有利于我国在金融创新领域继续探索,又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据悉,目前银行业内普遍认为,第三轮银行业资产证券化估计有两个方向:一是扩大试点银行范围,二是扩大试点资产的范围。

    多位银行人士透露,即将启动的第三轮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额度约为500亿元,目前央行和银监会正在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一些股份制银行去年就开始研究新的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

    “在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极有可能逐步攀升的情况下,此时启动第三轮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银行业锁定风险。”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资产证券化可能发展方向

    “重启试点估计有两个方向,一是扩大试点银行范围,二是扩大试点资产的范围,此前大多为大企业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这次试点可能会延伸到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其他资产。”曾参与资产证券化试点的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在今年9月份,一位银监会官员透露,银监会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开展有条件、有限制、有前提地资产证券化,并会同央行向国务院汇报,以减少银行的资本和流动性压力。不过,孙茂辉认为,第三轮资产证券化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银行业急需资金的需求,“500亿元的规模还是偏小的,不过在资产证券化的机制、流程等方面操作顺利之后,规模是可以随时调整”。

    有助于银行锁定风险

    其实,此次银行业资产证券化最大的焦点在于哪些资产将会被允许进行证券化。此前,两轮资产证券化多是针对银行的大企业信贷资产,而业务人士预计,第三轮试点可能会允许将资产范围扩展至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三农”贷款等领域,也不完全排除涉及商业地产贷款的可能。

    孙茂辉认为,明后年银行将迎来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偿债的高峰期,但是由于房地产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以及信贷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地方政府普遍面临还款困难,银行潜在不良贷款风险涌动。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日益艰困,他们的贷款违约可能性也不断攀升,同样加大银行面临的风险。“因此,目前开始重启银行业的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银行将风险进行分散及转移。” 孙茂辉说。

 

    一周大事连连看

 

    广发信用卡五个月三曝被盗刷 银行称错在客户

 

    在广发网银系统进行一次升级后,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有12名持卡人遭遇了类似的网银失窃。资深黑客表示,这一系列案件说明,广发网银系统可能存在较大漏洞。

 

    银行开辟新业务提供“基金诊断”解决方案

 

    记者日前获悉,浦发银行针对投资者投资偏好、投资经验、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进行综合测评,为投资者提供最优基金组合配置建议,该项服务为“基金诊断”解决方案。
 

    银监会官员: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提高到5%

 

    据报道,28日,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举办的银行前沿问题大讲堂上表示,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可以提高到5%,这也是监管部门首次透露这一数据。

    兴业银行电话推销白金卡 未激活强征500元年费

 

    读者刘先生近来碰到件怪事,没开通、没激活,也没使用的兴业银行信用卡,却被无端地扣了500元“年费”。催款单寄到后,刘先生发现这竟然是一份没有任何消费记录的还款账单。“我既没开通,也没消费过,怎么还欠起银行钱来?”
 

    银行季末揽储“激战正酣” 中小银行违规边缘徘徊

 

    为了应对流动性、资本补充、风险管控等难题,许多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徘徊于违规边缘。唐双宁建议,中小银行应受到更多重视和帮助,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特殊情况,在政策上适当“松绑”,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扶持力度,避免“一刀切”政策产生负面效应。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