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三保险股创年内新低 向下博傻还是价值回归

来源:理财一周报    作者:黄世瑾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30日

  在连绵不断的阴跌中,中国平安总会时不时地制造一些“打击”投资者信心的新闻。2008年中国平安提出千亿元融资方案恰好遇上6124点以来的大熊市,加速了大盘的下滑。本周一又因外盘传来的种种不利因素一度触及跌停,拖累保险板块其他个股和大盘一同下滑,上证指数当天下跌1.64%,创出年内新低2384点。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平安的下跌是资本市场已成“惊弓之鸟”的反映,消息面的因素并不靠谱。而实际上由于保险股的β系数较强,受到大盘牵连的可能确实很大。

  三巨头创年内新低

  受到“投资比利时富通巨亏”、“作为绿城(03900.HK)主要信托合作伙伴被查”、“汇丰银行正抛售所持平安股权”、“可能因资本金不足进行再融资”等负面消息的影响,外加中国平安港股周一早盘开盘断崖般跳水,午盘收跌近13%,A股下午开盘后十多分钟跌幅便从近3%扩大至逾8%。下午两点半后一度触及跌停,后奋力上拉,收盘下跌9.58%,是2008年调整以来的最大跌幅。中国平安H股一度下跌15.13%,尾盘收于13.71%。

  其他两大保险股也受到牵连。中国太保A股也从当天下午开始大幅跳水,最多下跌8.32%,收盘跌逾7%;H股下午开始加速赶底,一度下跌15.94%,超过中国平安,随后强力反弹仅跌8.49%。中国人寿A股周一早盘许多时候处于红盘,但下午同样未能幸免于难,收报14.91元,下跌3.81%,接近全天低点。其H股表现也强于另两大保险巨头,尾盘下跌1.56%。

  周一当日的公开交易信息显示,中国平安遭到3家QFII集中的营业部共同卖出,分别是位于卖一、卖二、卖四的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和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这3家共卖出近5亿元。不过也有位于买一和买五的两家机构借机抢筹逾6000万元。另外,买卖双方第三分别是太平洋券商和中信证券的总部,前者买入2546.19万元,后者卖出逾亿元。

  无论是A股或H股,周一达到的最低点分别是三只保险股年内的最低点。而截至周三收盘,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A股今年跌幅分别高达37.49%、28.01%和18.34%。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交所数据显示,周一,中国平安融资融券交易在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后突然爆发,全天共发生融资买入1.10亿元,融资偿还1.11亿元,创一个月以来最大交易量,融资端资金合计净流出约100万元。融券卖出则高达42.07万股,较上周五放量4.9倍,这也是融资融券开闸一年半以来,中国平安单日最大融券卖出。

  向下博傻或价值回归?

  对于引发股价大跌的消息,周一当天晚上中国平安官方就做出澄清,表示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财务稳健,核心业务稳定发展,偿付能力或资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监管要求。市场也从恐慌中清醒过来,认识到打压股价的消息均不现实,周二开盘保险股均上涨。

  而对下跌的真正原因,不同的观察人士又有不同的解释。兴业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张颖认为目前大盘波动剧烈,投资者情绪极易受市场传言的影响,导致股价异常下跌。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则持较谨慎的观点,他认为,虽然市场对大跌原因说法不一,但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困扰中国平安的根本问题是偿付能力问题。与此同时,海外中国股连续被做空的风潮可能蔓延至H股,中国平安是较好的做空标的。海外金融机构股东因为金融危机可能比预想严重而加速减持资产补充流动性,中国平安可能会继续成为减持对象。

  不过,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金麟对魏涛的最后一个观点持有异议。他表示,欧美等外围环境恶化,资金撤离不是没有可能。但减持与公司基本面无关,A 股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H 股下跌。

  他进一步认为,根据对中国平安内在估值(EV)的梳理,在最悲观的清算假设下——保险公司自2011 年中期始,不再发展寿险新业务,公司按照账面价值待价而沽——股价的绝对估值在31.11元。而如果将保险、银行、证券业务按1.5倍市净率估值股价应在44元以上。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目前的收盘价也不及将核心资产按1.5倍市净率进行估值时的股价表现。他认为:“持续下跌及周一暴跌明显是向下博傻博出来的。”

分享:

来源:理财一周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