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袁飞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8日
城市商业银行(下称“城商行”),正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进入中国时下的银行业,尽管刚刚出炉的《2011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说,牌照管制政策的未来走向已成为影响城商行经营发展的重大外部变量。
2011年9月23日,北京香格里拉酒店,《2011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与以往不同的是,报告中的城商行也按照资产规模进行了划分,在此背后,则是1995年全国各地城市信用社改制以来,城商行在全国大举扩张的势头。
同时,因国内银行80%利润来自利差,银行业竞争并无太多差异化可言,而在当下银根紧缩的政策环境下,城商行的扩张也应警惕同质化的风险,不应盲目求大。
城商行在上海
“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面临被兼并淘汰的命运。”一位上海银行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而这也是来到上海的城商行的真实写照。
城商行在上海的历史,要追溯至2007年4月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的成立,也是自此,城商行在上海扩张拉开了序幕。而据上海银监局2010年12月29日新闻稿,截至2010年10月末,已有10家城商行异地分行落户上海,而这10家城商行,存贷款分别占上海市场份额2.42%和2.86%。
尽管2011年有关城商行的具体数据并未公布,但是在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宁波银行、温州银行、浙商银行等五颜六色的城商行招牌,却随时在暗示着城商行在这个城市的扩张步伐。
《投资者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迄今为止,在全国147家城商行中,有36家未上市城商行已经冲向全国,其中大连银行、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在省外开设分行机构最多,它们分别对应的数目为8家、7家和5家。
就连上海银行这家本地的城商行,也在重新装修网点和刷新匾额——以深蓝色搭配朱红色,以至于晚上在霓虹灯下特别耀眼夺目。而当上海银行资产逾6000亿元时,已经在A股上市的北京银行,资产已经过万亿元。
“匾牌颜色变化这个小细节折射出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一位浦发银行人士说。
而对于尚未登陆上海滩的城商行,也寄望于通过“联姻”等方式为未来筹谋。上海绿地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正在洽谈入股贵州银行事宜,“地方政府持相对开放态度,希望借助外力做大做强当地城商行,给了我们一个较好的介入机会。”
而此前,绿地集团已成为另一家城商行锦州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我们与第一大股东(当地财政局)股权差额不大,不排除上市前谋求第一大股东的可能,当地政府同样希望借助外力走出去做大做强。”上述绿地集团人士说。
城商行缘何盯住上海滩?一位上海滩银行界人士称:“在上海开一家(银行)赚一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哪家亏损的,甚至有些银行总部亏损,但在上海的分行却能赢利,比如深圳发展银行就是如此。”
而一位上海银行人士表示:“在上海滩开设网点对小银行品牌宣传具有无可替代的地域优势。”
“急扩”根源
而从2005年上海银行获批成立全国城商行的第一家异地分行算起,至2009年年末,已有42家城商行设立了115家异地分行。2010年的扩张速度更快,新开的异地分行的数量赶超之前总和,目前147家城商行中,异地分行(省内分行和跨省设立)的数量已经接近300家。
以江苏银行为例,北京分行自去年4月份开业后的短短八个月时间内,存款突破百亿大关,成为江苏银行第一家开业当年存款过百亿的分行,从2008年底开始,江苏银行先后设立了上海、深圳和北京分行,营业机构已辐射至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城商行资产增速接近四成,为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末,全国城商行存款规模达6.1万亿元,贷款规模达3.6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4.4%。
已上市的三家城商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北京银行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达到7332.10亿元,同比增长37.44%;南京银行资产总额增至2214.93亿元,比2010年年初增长719.26亿元,增幅48.09%;宁波银行总资产为2632.74亿元,比年初增加999.22亿元,增幅61.17%。
对此,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城商行资产扩张速度快,是因为本来城商行的基数比较低,而城商行只要开设一个网点就能带来非常大的收益,规模的扩张,确实可以使银行盈利能力提升。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