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8日
图1:2000年~2010年利润前十公司 (吕哲权/制图)
证券业的发展,总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突破瓶颈中实现的。我国证券业所经历的残酷竞争,可以成为下一轮发展、升级的宝贵财富。
15年格局变化:万花筒式起伏
从1996年到2010年的15年间,我国共有37家证券公司曾经名列利润榜前10名。具体来看,15年中入列利润榜前10名达到15次的只有1家,入列9~14次的有10家,入列2~4次的有8家,入列1次的有18家,意即2/3以上的公司未能在一半时间内保持前10名的位置(见图1)。
证券公司位次竞争激烈,每隔5年约有一半公司出局和入局。比如,从1995年到2009年期间利润前10名排行榜中,2000年与1995年相比出局5家(意即入局5家),2005年与2000年相比出局4家(意即入局4家),2010年与2005年相比出局6家(意即入局6家)。
残酷竞争磨练超强生存能力
证券业的优胜劣汰,全世界皆然。
美国投资银行以股东权益为标的,1971年前10大投资银行(美林、Bache、所罗门兄弟、Paine Webber、杜邦、迪恩维特、Loeb Rhoades、Allen、Walston、H&;W-Hemphill)到2008年全部出局,第十一大投行高盛跃升为第一。
我国证券业经历的优胜劣汰、“剩者为王”的竞争,其残酷性浓缩了美国等国家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剩者”提高了规范经营意识,磨练了超强的生存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2007年以来,证券公司经受住股市急涨暴跌的考验,没有出现以往的大面积亏损和流动性危机,便是例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