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赣风”悠悠迎客来——第七届泛珠大会文艺晚会《赣风》演出侧记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1日

    赣风拂面,引得众人醉;

  多彩神韵,宛若画中游。

  9月20日晚,江西独有的自然和人文元素在南昌前湖迎宾馆剧场尽情地展示,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文艺晚会——大型风情歌舞《赣风》在这里上演,款待参会的各方嘉宾。

 

舞蹈《青花》把青花的美与女性的美完美结合在一起。本报记者海波摄

 

演员们翩翩起舞,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本报记者海波摄

  赏完《赣风》嘉宾更想游江西

  悠悠赣风,携着油菜花的芳香扑面而来;长长赣风,牵着采茶调的清韵款款而来……

  幽婉绵长的《长歌》响起,观众席中有人应和低唱;“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入磬”的青花瓷器中流淌出的“甘露”令观众目不转睛;一身古装吟唱《滕阁》的“王勃”,让观众联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赶渔”是江西水乡的独特渔俗。舞蹈《赶渔》形象地勾画出鄱阳湖上群鱼嬉戏、渔者歌乐的景象,渔者架小舟一叶,以双桨敲击船帮,驱鱼入网。“鄱阳湖好漂亮啊!”有观众赞道。

  《赣风》5个章节11个节目,每个节目都选用了江西名山、名水、名胜的背景。整台晚会,激情的歌舞令人赏心悦目,绚烂的舞台令人目不暇接,独特的乡风民俗令人耳目一新,来自泛珠区域各方的嘉宾细细品味着这幅展现江西山水、人文的艺术画卷,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喜爱与赞誉之情。

  “啊!这么快就结束啦!”80分钟的演出让观众意犹未尽。有的观众走到舞台上与水车、青花瓶、门楼等道具合影,有的找演员合影签名。

  香港商业电台林彦邦告诉记者,江西的青山绿水吸引了他,他下次会专程来旅游的。“载歌载舞,有情有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集中游览了一次江西,江西的文化底蕴深,山水好美,我希望来江西投资,这里有前途。”澳门客商罗清远这样说。

  500平方米LED屏营造逼真情境

  与以往走进剧场第一眼看到的舞台只有一道呆板的大幕不同,泛珠大会的嘉宾一走进前湖宾馆剧场,长38米、高7.5米LED屏组成的环型的舞台不断播放婺源的山水田园风光则让观众立刻心旷神怡。

  广东清远市经信局谢有富告诉记者,《赣风》的舞台很有特色、有创意,《青花》、《过滩》、《赶渔》几个部分的灯光营造出逼真的情境,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其中。据晚会执行总导演徐向东介绍,整个舞台用了500多平方米的最新式的LED屏,连舞台地面都用上了达200平方米的地砖屏,使舞台全方位服务晚会的主题,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赣风》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首次使用了100多盏高科技的电脑灯,这种灯在国内舞台上也不多见。据悉,这种灯有效射程30米,比以往的灯增加了20米,而且光线柔和更有立体感,还可以在舞台上投射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几十种形状。据悉,晚会的灯光、音响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

  舞台的道具也非常逼真。按照在龙虎山悬棺里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把十三弦琴5比1比例放大制作的古琴道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青花瓶、水车、芦苇荡、风车、木船等道具按1比1比例制作既丰富了舞台,又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

  为泛珠大会打磨出最新版本

  近年来,我省推出了《瓷魂》、《井冈山》等舞台艺术精品,成功地向外界推介、宣传了江西的古色、红色文化,但反映江西绿色生态、和谐家园的舞台艺术精品缺乏。为此,2009年,省文化厅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文艺繁荣工程,紧扣“生态文明”的主题,精心打造具有鲜明江西特色的《赣风》。

  两年多来,《赣风》代表江西相继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上海世博会江西文化周展演、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大型活动,赢得了专家、群众的一致好评。尽管是获奖精品,但《赣风》根据专家、观众意见,一直没有停止精益求精的脚步。此次为泛珠大会的演出,是《赣风》第三次修改后的版本。徐向东透露,新版《赣风》删减了4个节目,新增了4个更能彰显江西文化底蕴的节目,如新增舞蹈《祈年》反映江西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之源,赣剧《游园》展示了江西为中国戏曲艺术所作的杰出贡献。

  此外,《赣风》中大量使用了民歌、民舞、民俗,许多东西是首次在舞台上呈现,如洗发舞、赶渔、于都唢呐公婆吹等,让观众觉得既新鲜但又不乏舞台张力。《赣风》的一位主创沈滢告诉记者,为了挖掘、突出原生态文化,他们行程3000余公里,找了上百名民间艺人进行面对面的采风。

  本报记者郁鑫鹏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郁鑫鹏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