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8月南昌房价环比涨幅为零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1日

    8月已过,传言8月底公布的第二轮限购城市名单并没有出现。但在限购、限贷、金融紧缩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打压下,8月份全国30个一、二线城市中,超过半数的住宅成交量出现环比下滑。一线城市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32.03%,下行趋势明显。数据显示,深圳8月份全市共成交3035套、总面积24.05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降21.3%和29%;今年8月份,上海楼市迎来“史上最淡”8月,新房环比成交量下滑约25%。同时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显示,在8月,北京新房成交量为5506套,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17%。

  8月份商品房成交量下滑并不仅仅发生在一线城市,在深受限购“漩涡”的南昌楼市成交量同样出现的大幅下滑。据南昌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量环比出现了大幅下跌,受成交量下跌的影响,新建住宅成交均价环比涨幅为0,出现停涨。8月南昌楼市出现降温。

  8月南昌市区新建住宅总成交1564套

  据南昌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检测,8月份,南昌新建商品房共成交2676套,其中新建商品房住宅总成交套数为1564套,日均成交52套,环比下跌约9%,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总面积为17.2万平方米,环比跌幅约8%;非住宅产品成交总套数为1112套,日均成交37套,成交总面积为13.4万平方米。从成交区域排行来看,青山湖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分列第一、二、三位。新楼市热点区域出现,传统的热点区域依旧火热。从数据上看,相比于7月份,新建普通住宅成交量更加低迷,普通住宅深度降温。

  8月份南昌楼市的普通住宅成交量的下滑,主要是宏观调控的趋紧,以及限购令向三四线城市蔓延的风声传来,让购房者对房价进一步下跌预期的增强,使得购房者持币待购意愿更加强烈;另外,9、10月份传统购房季到来,也使得部分购房者更寄望于9、10月份房价进一步回落后再出手购房,这也造成了8月份成交量的低迷。

  随着“金九银十”到来,一手住宅开盘量或将明显增多,楼市成交量下滑的态势或将缓解,成交量可能出现大增。开发商为缓解资金链压力,降价促销的楼盘也将增多,一手住宅价格或将出现下跌。

  8月南昌成交均价环比涨幅为零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城市共有46个,与7月份相比增加15个。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均为0%,连续两个月停涨持平。

  数据显示,南昌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涨幅也是为0,继7月份之后,连续两个月停涨。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和上月持平,同比上涨9.9%;90~144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涨幅为10.4%;144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6.9%。

  平安地产营销总监陈秀平认为,8月份全国房价环比下降或持平的46个城市中,超过一半的城市均已出台限购政策,限购成为房价下行的主要动因。限购政策继续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南昌市场,但是对购房者心理影响非常大。特别是部分认为市场调控幅度不会过大的购房者,受到这一政策预期的影响,观望情绪再次升级。

  另有专业人士分析,对改善性购房者来说,但价格持续高涨下,市场消化能力也开始衰退,同时对投资客来说,银行信贷的收紧也将缩短其信贷杠杆,让其投资风险增大,对于房产投资,他们也是心存顾虑,犹豫不决。8月份全国房价下降的城市有所增多,其中一些城市的房价降幅较为明显,对改善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更是一种心理打击,加重其观望心理。在严厉的调控措施下,未来一段时间楼市价格调整的态势或持续。

  商业地产或将迎来机遇

  8月份,虽然南昌楼市普通住宅成交量环比出现大幅下滑,但非住宅产品环比成交则出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非住宅产品成交总套数为1112套,环比上涨105%。8月份非住宅产品成交量大增,得益于市场经济好转、商业地产不限购,以及公寓类产品的大幅放量。

  一线城市产业的中部转移,七城会的召开,南昌产业经济以及配套的产业和金融服务也在不断繁荣。这将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基于此,商业地产升值在即,升值空间大,商业地产投资也引来机遇。另外,南昌市场普通住宅限购,投资者将更多的眼光关注到商业地产。在8月份商业地产成交量剧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公寓类产品的大量推盘。在限贷高压下,公寓类产品沉淀资金不多,可租可售,转手较为容易,深受投资者的喜爱。8月,万达广场soho公寓,青云汇商务公寓、名爵公馆以及隆鑫都会等公寓类产品的大量推盘,让非住宅产品成交量大增。在普通住宅市场限购依旧态势下,公寓类产品投资依然会成为市场热点。

  文/廖林立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廖林立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