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1日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台拖拉机……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从江西走向全国,在“江西制造”的土壤上,江西人播下种子,收获喜悦成果。如今,在质量、技术、品牌兴省的征途中,一批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用品牌改写着历史,“江西创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江西的窗口。
9月20日~24日,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曁经贸洽谈会(简称:泛珠会)在南昌召开。作为本次盛会的内容之一,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了一次博览会,泛珠11省区展示各自发展成就。东道主江西的名优工业品、农产品纷纷亮相。记者注意到,在工业品方面,着重体现江西产业升级中的“江西创造”。
![]() |
江西展区 记者王祺摄
![]() |
江西工业品展示 首席记者袁征摄
案例
江西名优工业品亮点颇多
江西LED技术比肩美国、日本
在江西名优工业品展区,晶能光电公司展示其各种LED灯具及芯片等产品。在几个小方格内,展示了该公司的一些核心技术产品LED芯片,直径只有几厘米。“别看这么小的芯片,每个售价上千元。可以说,用一个小口袋,就能装价值上百万元的产品。”晶能光电CEO特别助理丁文杰说到。
据丁文杰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是“硅衬底薄膜技术”,在此之前,日本的“蓝宝石透明衬底技术”、美国的“碳化硅衬底技术”,是行业具有垄断性强竞争力的两大技术,国内企业要用其技术生产,就必须支付高昂的专利费。而晶能光电的专利技术研发出来后,与美日的技术并肩,标准符合美欧出口要求,从而使得该公司成为世界第三家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企业。
用“硅”代替传统的“蓝宝石”或“碳化硅”作衬底制造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成本大大降低,晶能光电也因此成为目前市场上“蓝宝石”或“碳化硅”衬底发光材料与器件产品的有力竞争者,并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LED灯具优越功能是节能与清洁,目前已得到广泛运用,南昌八一大桥、南昌紫阳大道、上海东海大桥、鹰瑞高速瑞金段隧道等场所都装上了LED照明灯。
不落轮车床全国动车市场占有率100%
在江西中机公司展区内,摆放着三台大型机械,所展示的是该公是自主研发及引进技术后吸收创造的产品,是生产服务于动车零部件的车床。在其中一台名为“不落轮车床”的机械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车床国内地铁市场占有率六成,高速动车市场占有率100%,主要用于动车轮的安装。以前装完一列动车车轮,需要几天,而利用不落轮车床,一天的功夫基本上能完成。目前,这款机床主要供应给国内各大动车生产厂商。
“不落轮车床可满足机车、普速客车,特别是高速动车,而且还能适应城市地铁、轻轨轮对的在线测量及自动加工,具有很高的工作环境适应性和加工的高精度,有高利用率、高精度和低维护成本等特点,还有高性价比。另外,企业多个动车零部件加工的车床,在同行业中,技术也处于前列,拥有很强的竞争力。”江西中机公司总经理助理熊建春称。
资源优势转化为江西特有品
在“钨与稀土矿产品展区”,不仅展示出初级矿产品,还有钨、稀土等的延伸品。据龙南龙钇重稀土科技公司的简介,该企业依托赣州稀土资源、稀土加工业优势,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开发出具有江西特色的钢铁及有色用添加剂,产品销宝钢、武钢、一汽等国内知名企业。
另一家江西永力磁科技公司,其产品成为世界具高性能磁钢第一品牌。在其他企业展区,有我省传统企业江铜、新钢等企业展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可以说,江西名优工业品馆,每一个企业展区,都展示出具有江西自主核心技术及品牌的产品,有代表性的“江西创造”展现出江西工业发展成就。
特色
江西展品“工农”并进
以前,在许多国内或境外的大型展览会中,给人的印象是,江西名优农产品唱主角,优质绿茶、脐橙、水产品、畜产品等被外界广泛认可。
在本次泛珠博览会中,江西同时推出两大展区,即为名优工业品展区、名优农业品展区,向外界全方位展现江西工业、农业发展成就。对于本次大型的江西名优品展,泛珠会江西名优产品展示部部长、省质监局局长王詠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业名优产品展以突出江西特色这一思路,围绕“江西制造”向“江西创造”的历史跨越,集中展示光伏、新能源、航空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展示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和突出江西矿产资源优势,集中展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世界铜都”、“亚洲锂都”形象。
数据
“江西创造”推动工业增长
“江西创造”体现在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中,来自江西省统计局信息,“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制定并实施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3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与高校联合成立了6家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训基地。
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取得产业化成果,其中,高强度船板开发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新钢高强度船板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晶能光电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现了LED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稻米营养方便食品加工产品科研成果在8家企业推广应用,开发产品19个。2010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8家,完成增加值691.47亿元,增长逾三成。
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成为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发展强大动力。正是在“江西创造”的推动下,“十一五”成为江西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2010年,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4359亿元,同比增长两成,“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9.8%。
分析
支持“江西创造”成就核心竞争力
9月18日,在工业品展区内,江西名优产品展示部部长王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西创造”体现出本省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造能力,拥有自己的品牌,而不是代工、替别人生产。在江西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本省的自主研发能力,创造性生产的产品层出不穷,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推动着江西工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助推经济发展。
晶能光电副总裁王敏表示,从本企业发展历程看,所拥有的核心技术是全新的,并不是别的技术基础上改进。因为技术创新创造,带动了产业的变革。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要保持强劲的活力,就得有更多的自主创新产品、品牌,成为招商引资的最好平台。
“江西多年来极力支持创新产业,培育出更多更强的‘江西创造’。有更多本土创造性产品,就会不断促使产业升级,这样经济就有新动力,在低碳、新兴产业中寻求机遇,在江西打造更多相关产业的世界之都。”王敏认为,创造性产业所产生的效益短期不容易看出来,但未来几年就会有几何效应,远超传统产业。所以,在“江西创造”的发展过程中,考验着政府、企业的眼光与视野。
■记者秦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