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国内期货再次扬帆“出海” 全球交易之路“钱途”艰险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范媛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连日来,国内期货可以炒外盘的消息不断升温。

  中国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新日前对外透露,中国将取消执行了17年的禁令,允许国内经纪公司重新进入国际期货市场,并批准三家公司参与筹备试点工作。

  虽然证监会还没有颁布试点计划的相关准则,而且中国期货公司境外期货业务试点能否在年内放行还是未知数,但被批准的三家公司之一中国期货有限公司已经按耐不住兴奋,9月15日在北京高调“设宴”,庆祝十八年后重返纽约、伦敦国际舞台。

  然而,在分析人士看来,国内期货能够重新进入国际期货市场并不是一个结局,而只是一个开始,要想真正“入阁”国际舞台,中国期货业才迈出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

  待解的方程

  中国于1990年建立期货市场,由于监管政策宽松,国内大部分期货经纪公司均可以从事境外期货交易,但是很快就暴露出中国经纪公司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巨大风险。大量经济违法案件、外汇资金大量流失到国外、非法套汇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等一系列丑闻导致数家期货公司倒闭,并被刑事调查。

  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口发展若干意见请示的通知》明确规定,停止所有期货经纪机构的境外期货业务。

  2007年《期货监管条例》出台,条例规定:期货公司除申请经营境内期货经纪业务外,还可以申请经营境外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及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期货业务。

  虽然该项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内地期货公司代理内地投资者参与外盘期货业务扫除了法律障碍,但监管层在外盘放开的问题上始终没有松动的迹象。

  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的大宗商品套期保值需求开始出现爆炸性增长,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等31家大型央企拿到境外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许可证。

  但是,在2009年参与境外期货外围产品套保交易而产生巨亏的名单中,中国国航、中国东航、深南电等央企赫然在列,而它们却并不在那31家获批企业之内。

  目前,中国期货业的发展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开放期货外盘业务后,估计监管细则也会比较多,如什么样的客户可以参与交易,对交易额度进行控制等,可能都会有所规定。”一家期货公司负责人认为,最有可能的选择标准是净资本和分类监管。因为净资本体现的是有没有股东支持公司进行业务扩张,分类监管体现的是一个公司综合的经营水平和合规管理能力。“当然,期货公司的人才储备也同样很重要,将同时成为监管层考核的指标。”。

  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期货市场,应该承受何种成本,如何规避风险,虽然已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交了大量“学费”,但就目前来看,这些问题仍旧是个“待解的方程”。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