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9日
日前,记者走进绿树花丛掩映的星子县温泉镇黄家垅村,犹如畅游一幅清新写意的水墨画,白墙灰瓦,树藤、小桥、流水、人家……处处灵动,情趣盎然,仿若一个梦想中的生态家园。
在村民游承军的“农家乐——农竹庄园”,一批批游客或拍照,或赏竹。“等到温泉旅游旺季时,整个庄园里里外外都会停满了车。”游承军对记者说:“开办‘农家乐’完全得益于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
黄家垅村地处环庐山南路下300米处,东与归宗旅游景区相邻,西与温泉旅游开发区接壤。如何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使它成为农家增收致富的“金矿”,成为帮建单位——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的一项重要帮建内容。
在实地调研中,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根据该村的地理优势,鼓励农户创办“农家乐”。去年游承军在帮建单位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筹资70多万元,建起了“农竹庄园”,自开张至今,每天顾客盈门,年经营收入可达400多万元。
黄家垅村“农家乐”旅游的开发,不仅解决了20多名村民的就业,还带动了村里生态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今年,该村种植了生态无公害大棚蔬菜40余亩,栽种香芹、莴笋、大蒜、豆角等10多个蔬菜品种,成为温泉旅游度假村的蔬菜供应基地,使村民收入大增。
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农家乐”助民增收的帮建形式同样出现在鄱阳县白沙洲乡庙咀村。
庙咀村是鄱阳湖上的一个小岛,岛上居民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每年冬天,候鸟都会云集于此。
去年,中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与庙咀村结对帮建后,结合庙咀村与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毗邻的优势,提出了把庙咀村打造成一个“生态文明旅游乡村”的发展目标。
该公司不仅给村里进行亮化、美化,还请来了省城的专家,为村民上环保课,讲授经营“农家乐”旅游的方法。
9月9日,记者来到庙咀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面泛着的粼粼波光,一艘艘驶过的快艇在湖中划出一道道柔美的银线……在这个村里,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道路两边的绿树、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时尚的欧式别墅以及极具风情的“农家乐”景观都让人耳目一新。
“去年我们村接待了前来看候鸟的游客30万人次。”村民张香英告诉记者,自与丈夫经营“农家乐”以来,年收入达10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是创建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让我们迎来了发展‘农家乐’的春风。”张香英说,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以来,村民都积极投身其中,不仅做到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点掩埋,生活污水有效处理,还进行农房改造、道路建设、环境整治,使村庄更加清洁整齐,村民居住环境更加优越。
采访中,无论是镇村干部,还是当地农户,都对记者表达同样的观点:在创建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过程中,省直各帮建单位充分发挥扶持和引导作用,协助群众开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使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本报记者张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