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手机号被“克隆”两在校研究生被骗1600元

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3日

近日,赣州一驻市高校的两名学生本想各自购买一辆二手电动车,不料陷入“克隆”手机号码的骗局之中,分别被骗走800元。

9月7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两名在校研究生肖某和李某在网上看到一则销售二手电动车的广告,每辆车只需800元,想到自己平时出行不便,加上诱人的价格,两人便决定各自购买一辆。与卖家取得联系后,卖家称车辆在赣南建材大市场,要求他们前去看车,并约定看好车后,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购车款汇入卖家提供的账户里。于是,两人便分头行动,肖某前去看车,李某前往银行,肖某看好车后通知李某进行汇款。不久后,李某接到了显示肖某手机号码的来电,对方称是卖家,并说肖某已经看好了车,可以转账了。李某见是肖某的手机打来的,便向卖家的账号汇入1600元。但卖家随即再次打来电话,称只收到了800元,要求李某再往账号中汇入800元。李某告诉对方自己已经汇入1600元,拒绝再次支付,不料对方听后,就以扣留肖某相威胁。李某觉得不对劲,就给肖某打了个电话,而肖某则完全不知情,两人这时才发现被骗了。

据赣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黄金岭派出所办案民警介绍,行骗人通过在手机里安装非法软件,可以任意“克隆”他人手机号码,实际上打给李某的电话为外地号码,而且行骗人也身在外地,因此处理难度很大。民警提醒市民,接到类似电话,一定要多加验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袁晓琴 邱坚 见习记者朱国操)

来源: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袁晓琴 邱坚 见习记者朱国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