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江西:11月1日起流动人口暂住证换居住证

来源:大江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7日

    大江网讯 记者张愉、实习生陶艳报道:流动人口要进行居住登记,但在有本地户口亲戚家中住15日以下的可不登记;拟在居住地居住30日以上,已满16周岁的流动人口在一定条件下可申请居住证,申报居住登记和申领居住证,不收取任何费用;持有居住证的可在当地享有申领驾照、办理港澳商务签注等权益,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同等接受义务教育……9月5日,大江网记者获悉,《江西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江西省暂住人口管理办法》随之同时废止。在《办法》施行前领取的暂住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有效期满需继续居住的,依《办法》申领居住证。

     什么是流动人口

  明确流动人口含义 公安机关发放居住证

  《办法》中所称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进入本省和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跨市、县居住的人员。但离开市辖区到本市其他市辖区居住的人员除外。流动人口应当按照国家和《办法》规定办理居住登记。公安机关负责流动人口的居住登记、居住证的制作、发放和管理工作。

  此外,《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逐步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方便流动人口办理有关就业、就学、经营、社会保障等事务。

    如何办理居住登记

  不按时进行居住登记最高或罚一千元

  按照《办法》的规定,流动人口办理居住登记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流动人口是育龄妇女的,还需提供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流动人口如何办理居住登记?根据《办法》,流动人口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居住登记,并由登记责任人或者单位在登记后3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通过乡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向公安机关申报:(一)流动人口租住房屋的,由房屋出租人在流动人口入住时进行登记;(二)流动人口就业并由用人单位提供住所的,由用人单位在流动人口受聘时进行登记;(三)其他16周岁以上的流动人口,由提供住宿的单位、个人在流动人口入住时进行登记。如果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未按时报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相关信息,将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在有户口的亲戚家住15天以下可不登记

  《办法》规定,居住在宾馆、酒店、旅店、招待所以及可供住宿的其他经营性服务场所的流动人口,由经营单位按相关规定进行住宿登记。此外, 在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寄宿就学或者培训的人员,由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在其入学时进行登记。对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相关部门应当告知或者引导其向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求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负责对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登记。在医院住院就医的人员,由医院按照患者住院管理相关规定负责登记。上述人员不再需要向公安机关申报居住登记。

  居住在具有本地户籍的亲属家中的流动人口,居住时间在15日以下的,可以不办理居住登记。

    什么人可申办居住证

  居住30日满16周岁可有条件地申请居住证

  根据《办法》,拟在居住地居住30日以上,已满16周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流动人口,可以向居住地公安机关或者乡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申领《江西省流动人口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一)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的;(三)已在居住地购买房屋的;(四)符合居住地落户条件,但本人尚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应当如实填写《流动人口居住登记表》,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居住证明和相关材料。居住证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至3年,具体期限根据流动人口拟居住时间确定。

    居住证如何领、如何换

  公安机关受理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发证

  《办法》规定,乡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对收到的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的材料,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送交当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到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的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核发居住证;对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其应当提交的材料;对不符合申领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领人,并说明理由。

  居住证有效期满,持证人需继续在居住地居住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10日前到核发居住证的公安机关办理换领手续。居住证严重损坏不能辨认或者丢失的,持证人应当到核发居住证的公安机关办理换领、补领手续。持证人换领新证时,应当交回原证。

来源:大江网

责任编辑:张愉、实习生陶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