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6日
尽管欧美当前遭遇经济困境,中美友好关系的根基在经济危机中仍完好无损,并在将来继续保持下去。未来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中美关系存在潜在问题,将源自于美国为了应对债务负担而采取的美元贬值政策,而美国很有可能在下一轮经济复苏稍后的阶段采取这一政策。
中美高度依存
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困难对中国有好处,任何伤害美国的事情都有益中国。事实上,中美经济联系紧密,美国当前的经济困境同样会给中国带来问题。这通常需要两国的合作以寻求解决方案。
比如近期美国国家债务上限及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后果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美国存在债务问题,中国会从中获益吗?中国是美国的重要债权国之一,持有大约1.1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务。美国债务价值的下降将从两方面减少中国的收益(尽管迄今为止降级对美国债务价值影响相对较小),即降低中国大量持有的美国债券的价值,另外则是通过降低美国对于中国商品的购买量,进而减少中国的国民收入。
邓小平在30年前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政策口号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起飞。从那时起,中国就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现今,在移动电话以及铁路运输等行业,中国的生产力甚至超越了美国。但由于中国有着大面积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从经济总量上来讲,中国要赶上美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尽管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对于美国的依赖性更强,但中国作为美国贸易伙伴的重要性正在增强。大多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都能在市场上找到别国的替代品,这种情况在中国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有所上涨的时候尤其突出。另外,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5。当前的中美关系对于美国来说很重要,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很重要。
中国军力不对美构成威胁
美国的作家谈到过中国日渐增长的军事实力可能对美国带来的威胁,但我认为,实际上中国的军事巅峰是1971~1972年。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将500万军队的规模缩减了60%,更小规模的军队变得更为专业,以此实现了部分的军事现代化。而同一时期,如印度,其军事力量增长了一倍。但众多的讨论往往针对中国的崛起而从来没有提及印度力量的迅速发展。
一些美国人依然以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将中国当作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但近代世界力量制衡中最大的改变莫过于苏联的解体及俄国军事力量的减弱。美国很大一部分军事力量的发展旨在应对可能与苏联发生的战争,而当时苏联的军事力量正处于自身的巅峰,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超出今天中国的军事力量。苏联力量的消亡使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的地位得以大幅攀升。
当前美国有着过剩的军事力量,而并没有明确的对手。在海军、空军以及核力量方面,美国都远远胜于中国。中国确实有着更大规模的军队,也当然可以有效保卫自身国土,但相比于几个其他亚洲国家来说,中国还只是一个区域性力量,远不能构成对美国这一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压倒性力量的挑战。不仅如此,当前世界前十的经济体中,美国及其之前的军事盟友占据了八个。中国、俄罗斯及印度是其中没有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所以,中国不仅仅是没有兴趣,同时也没有实力在将来的几十年中挑战美国的军事地位。
尽管美国媒体和政客经常针对中国政策各方面表示不满,有时中国也会同样对美国加以指责,但中美的贸易往来因为两国关系而得以繁荣发展,两国的合作也深深植根于旺盛的双边贸易所带来利益之中。一些重要的公司如波音公司,将中国视作将来最重要的市场。这些公司在美国政治中做着强有力的工作,以确保没有什么会威胁中美合作的根基。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增长、台湾问题或者中国南海领土争端,都不是将来最大的威胁。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国向中国借贷所带来的长期后果。中国负担不起停止向美国借款的代价,美国则承担不起不向中国借钱的代价。最终,美国借债将超过其偿付的能力或意愿。在那种情况下,美国可以选择通过推动物价上涨进而使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从而大幅减少其对中国负债的实际价值。因为中国所持有的美债以美元结算,美元贬值也将减少美国对中国以及其他债权国如日本等的债务负担。
美国政治僵局将再次爆发
现今的美国政治达到了空前的极化,近期围绕债务上限问题,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同来自民主党的总统之间产生僵局,也正印证这一点。这种僵局只是暂时得到解决。实际上,该问题仅仅是被拖延了。在今年秋天,这一问题将再次爆发。围绕债务上限的博弈仅仅是表象,更大的争议则在于预算优先级的不同。
2010年大选中,在少数非常富有和保守的商界领袖资助下,共和党中许多新的茶党成员获得胜利,也导致其后共和党方面在辩论中更加强硬,不肯做出意识形态的让步。一般来讲,共和党非常反对政府但非常支持商业发展,这对于茶党来说尤为典型。他们认为,一切的好处都是由私人领域的商业所带来的,它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发明新技术并且带来更多自由和机遇。而相反的,政府则被塑造为固有地存在压制性、浪费、低效、腐败甚至不道德。因此,共和党想大幅削减军事之外的政府开支,同时降低税收以给私人领域更多的空间,特别是给予那些富商们更多的返还,他们被认为在创造就业及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最大贡献。
相反的,民主党认为在支持政府项目方面富人承担了过少的税赋。这些政府项目包括援助穷人和退休群体,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和地铁,公共卫生和教育。他们将军事视作最为浪费的政府开支,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庞大的海军、空军、核武力以及机械化的军事力量失去了主要的军事对手。许多民主党成员同意对军事开支进行大幅削减,进而使得政府在可以更好推动经济复苏的领域增加支出。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富人的税赋,在有限的领域如军事领域减少开支,来削减政府借贷。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预算差异并不是新问题,这是有着很长一段历史的。未曾见过的则是他们如今互相争执时相比以前更为愤怒。当两党分别变得更加意识形态化之后,他们甚至把对手妖魔化,以极端负面和情绪化的方式描述对方,这也导致妥协变得越来越难达成。
所有这些在短期内对于中美关系的影响很小。美国军费可能会进一步削减,但是任何的削减都不可能对基础的战略性事实构成改变。政治僵局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不是在今天而是在将来。这意味着美国将可能继续以主要借债者的身份存在,因为共和党与民主党难以在平衡预算方面达成共识。随着美国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负债不断累积,最终美国以大幅通胀的方式削减债务负担的政策诱惑会增长。这就像德国在1923~1924年所作的一样,尽管可能不会那样极端。
“通胀违约”
未来的“通胀违约”可能在下一轮经济复苏中发生,而不会在这之前,因为其时利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债务的成本较低。在经济复苏和增长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即利率开始增长。随着利率的增长,维持美国债务的负担也在加重。同时,经济复苏中,美国从中国购买的商品将会增加。经济复苏的早期,税收的增长可能快于政府支出的增加,但当好时代看起来将永久持续下去时,增加财政支出、削减税收的诱惑就会增强。经济增长同时刺激了公共和私人的借贷,利率不断上升,直至公共债务变得难以负担。理论上来讲,如果保持足够快速的经济增长,美国将走出债务困境。但更为可能的是,高利率将开始阻碍经济的发展并减少税务收入,进而使债务负担难以维持。
中国在应对美国经济困境方面存在脆弱性,不幸的是,中国可能在减少脆弱性方面可做的很少。刺激国内消费以代替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需求有所帮助,但这一措施是有限的,并且会造成新的问题,特别是通货膨胀。尽管大幅的物价上涨可能帮助中国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但通货膨胀将进一步侵蚀中国的出口行业,削减其在高度竞争的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可能出现的是,中国和美国会在相互的刺激之下,在一场全球性的赛跑中争相提高物价进而使自身货币贬值。这样的竞争性货币贬值曾在20世纪30年代困扰着世界经济。中美如果能够通过合作找到互利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由于意见相左而争执不下,双方都会得到更多。经济和贸易上的相互依赖是中美合作关系的基础,这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
(作者为美国纽约世界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