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葡萄串“串”起致富路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5日

    8月30日,记者来到瑞昌市桂林街道葡萄基地,只见一串串葡萄上套着黄色的袋子。葡萄种植户何金生和他的妻子正在收获葡萄,记者来到他们身边问道:“大哥,葡萄为啥套着袋子啊。”何金生笑着说:“葡萄在着色的时候就要套袋。葡萄套袋后,不仅可以防虫防病,而且皮薄口感好,着色也好,能卖好价钱呀!”

  老把式农民也讲科学、懂技术,记者虽然在农村采访过程中也时有所见,但在桂林街道葡萄基地,农民却个个讲科学、懂技术。

  桂林街道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葡萄基地面积达200亩,由12户农民建成。他们实行科学化管理,无害化种植,市场化销售,一体化服务。街道专门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有专人负责技术,帮种植户把好技术关。”

  记者注意到,采摘的葡萄装进了礼品盒里,整齐地搬上路边的货车。葡萄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雷新桐告诉记者:“今年葡萄的批发价平均每公斤达10元左右,一个礼品盒可以装2.5公斤葡萄。自葡萄成熟后,我们每天要卖葡萄4000至6000公斤,全国各地都非常俏销。”

  葡萄基地过去是种植棉花的。2007年,在上海务工的九江县农民雷新桐学到了葡萄种植技术后,在这里承包土地种葡萄。随后,当地农民也学着种植葡萄,雷新桐就负责技术,并成立葡萄种植合作社,对葡萄种植户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你看这一大串葡萄,足足有1公斤重,这串小的也有0.5公斤。今年葡萄大丰收,亩产可达1200公斤以上。”何金生边剪葡萄边对记者说,“过去种棉花,每亩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今年种植葡萄每亩纯收入在7000元左右,我们种了50亩葡萄,纯收入就有30多万元啊!”

  据了解,瑞昌市高丰镇、范镇等乡镇都建有葡萄基地,主要种植巨峰、红富士、玫瑰香等高产品种,当地农民靠种植葡萄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本报记者何深宝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何深宝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