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8个月内63家上市公司被曝违规 中小板成重灾区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桂小笋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2日

    根据Wind数据显示,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收到63份处罚,而在2010年和2009年全年,包括交易所、证监会及当地政府在内的各式处罚主体共对A股上市公司分别发出52份处罚。

    从数据对比的情况不难看出,违规A股公司在2011年已呈现出增长之势,而在所有被处罚的公司中,中小板企业有28家,成为其中的重灾区,同时,处罚理由明细则显示,“其他职责”成为了出镜率最高的词汇。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罚方式上,大部分公司均被“责令整改”,仅有9家公司被“公开处罚”。

    多数公司因未履责违规

    从Wind显示情况来看,在所有被曝违规的公司中,共有7家ST类公司。而三钢闽光及蓉胜超微则有两次违规,三钢闽光被处罚的事由分别是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和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蓉胜超微则两次皆因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

    Wind显示,上市公司的违规原因主要集中在“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等层面,其中,“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出现最多,共有51份处罚与之相关。而正是由于上述信息未能做到及时、公正、客观披露,误导了投资者。

    违规的内容显示,在这些被处罚的事项中,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2003年甚至更早之前。以银河科技为例,公司被查出存在虚增2004年及2005年销售收入、隐瞒关联方资金往来等事项。虽然银河科技被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但对于根据此前信息做出判断的投资者而言,已于事无补。

    处罚依据一栏显示,已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中,多数违反《公司法》和《证券法》,另有少数公司违反交易所上市规则等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中,*ST天目已连续三年榜上有名。而*ST东碳等公司也是频频出现。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处罚情况来看,“问题”公司仍是违规现象高发群体。

    违规成本偏低

    虽然有为数众多的公司被查出种种信披不实等事项,但从处分类型来看,共有9家公司被处于公开处罚,8家被公开批评、2家被公开谴责、其余则均为责令整改。

    9家被处于公开处罚的公司中,五粮液被处于60万元的罚款,为目前年度之最,而银河科技和*ST天目则分别被处于50万元和40万元的罚款,另外5家公司钱江摩托、*ST东碳、北海港、*ST宏盛和*ST建通则分别被处于30万元的罚款。由此计算,被处以罚款的公司仅占目前所有违规公司的13%。

    2010年和2009年度,被处罚款最多的则分别是紫金矿业和盐湖股份,紫金矿业因环境污染被开出965.313万元的罚单,而盐湖股份则因未及时履行监管部门制订的氯化钾销售临时指导价格,被处于500万元的罚款。而在上述两个年度,分别有15家和12家公司被罚款,占违规公司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9%和23%。

    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监管部门使用了公开批评、谴责等处罚手段,但上市公司违规手法已向隐蔽化发展,而目前的处罚力度偏弱,未能使上市公司伤筋动骨,低成本之下,违规数量放大也就不难理解。鉴于此,分析人士建议,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可以提高违法成本,从而起到震慑作用,并据此完善投资者的追偿机制,最终使资本市场逐步规范和完善。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