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借力中央惠港金融礼包 香港中资券商布阵扩张加速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6日

    “天好,心情好,香港更好。”李克强副总理近日访港的一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在港中资券商现在的心情。

  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后,迅速崛起的中资券商,已成为香港资本市场重要的一极。目前香港证券市场,中资券商与外资、港资渐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8月17日,李克强副总理在香港宣布涉及金融、经贸及粤港合作等36项惠港措施。其中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为重点的11项金融“大礼包”备受瞩目, 包括在内地推出具有“半直通车性质”的港股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香港企业以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FDI)、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扩大境内机构来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等。上述举措无一不被中资券商看作在港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抓手。

  “RQFII”、“港股ETF”开通在即,中资券商如何受益?“允许境内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及“继续支持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为什么被中资券商认为是当前最具“钱”景的两大政策?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中资券商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上海证券报记者第一时间赴香港走访了数家中资券商的掌舵人,了解他们对“挺港”新政的解读及国际化的新布局。

  1

  后来居上

  中资券商与外资、港资三足鼎立

  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新纪元广场的国泰君安国际,近来突然变得“门庭若市”,一拨接一波的内地券商同行纷至沓来,讨教在香港设分支机构的经验,把国泰君安国际行政总裁阎峰忙得不可开交。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香港中资企业和中国内地企业赴香港证券市场上市融资。跟随企业走出的中资券商迅速崛起。

  在香港,人们习惯将内地资本以全资或控股方式在香港设立的证券公司,统一称为“中资券商”。因为香港允许混业经营,因此无论是内地证券公司,还是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在香港设立的分支机构,都可以申请经纪、投行及资产管理业务等方面的牌照。

  “前段时间中资券商老总聚会,来了30多人,去年还只有不到20人。这意味着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的中资券商已由去年底的不到20家增至30多家。增加之快,让人惊讶。”一家较早进驻香港的中资券商负责人感叹。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名誉会长、中银国际副执行总裁谢涌海告诉记者,中资证券业协会2007年成立的时候只有8个会员,现在他们的会员已经增至38家了。其中包括20家券商,9家基金公司,9家银行系券商。

  较早进驻香港且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泰君安国际,是众多内地券商进驻香港时必拜的“码头”之一。而虽然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而且手把手教的都是未来的竞争者,但热心的阎峰却乐此不疲。

  “只有中资券商队伍壮大了,才能形成‘做港股找中资券商、到香港上市找中资券商’的品牌效应,抱团发展才能走得更远。”阎峰说。

  随着中资券商队伍的迅速壮大,香港证券市场的格局出现改变,经纪、资产管理、投行业务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中资券商的身影。企业上市增发、投资者买卖股票等找中资券商的习惯开始形成。

  伴随着国企、红筹股及民企股的价值发现及重估,香港市场内地投资者的数量大幅增加,做内地业务有天然优势的中资券商所代理的交易额大幅上升,中银国际一直稳居成交量前14名的A类券商梯队,跻身B类行列(成交量排名第15到65)的中资券商也越来越多。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融资,外资投行完全垄断投行市场的局面很快被打破。目前中资券商已全面介入香港IPO、配股、增发等投行项目,且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现在香港的IPO项目外资和中资市场占有比例为7:3或者是8:2,从趋势发展增长点来讲,我觉得在未来几年,有机会慢慢变成5:5的情况。”招商证券(600999)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表示。

  “目前香港证券市场,已形成了中资、外资加港资三足鼎立的局面。”谢涌海说。

  迅速崛起的中资券商,已成为香港资本市场重要的一极。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