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5日
本报高安讯 记者秦谦报道:高安素有“赣中明珠”之称。我省2007年起提出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高安完成建设规模6万亩。至去年,高安已连续六年获全省造地增粮先进县。
开垦荒坡增加耕地
以2010年为例,高安通过土地平整,对原有沟、渠、路重新设计规划,充分开发散布于其中的未利用地、宜农荒坡地、老化的园地及废弃坑塘、田坎、少量滩涂等,既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耕地有效面积,新增耕地2215亩,新增耕地比率4.65%。
8月18日,记者在该市杨圩镇况家村看到,几百亩的蔬菜大棚已搭建完成,准备种植高端蔬菜出口到境外。
“目前看上去是平整的土地,以前是野草满地的荒坡,通过整理后变成大型经济作物种植基地。”杨圩镇镇长胡平如称。
加强农田配套建设
高安通过配套建设,公路直达每个乡村,田间也增加了农机通行路,解决了耕地细碎化问题。提高灌溉效率,扩大灌溉面积,极大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在杨圩镇仙游村,整理后的农田形成了田园成方、路渠成网、排灌分家、桥涵配套、农田绿化等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提高了抗旱防涝能力,为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仙游村村民冷安全告诉记者,整治后的稻田比整治前增产200多公斤,种棉花的话可增20多公斤;以前田埂上种不了东西,如今可种上毛豆,年收入达200元以上。
高安的土地整治得到上级政府及村民的高度认可,不过该市并不满足于现状。根据高安市的目标,2010年至2012年新增示范建设任务15万亩,建设基本农田12.9万亩,投资估算达3亿元,新增耕地8550亩,提高粮食产能113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