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情系赤土畲族乡 记“三送”干部张卫东忙碌的一

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4日

    当前,我市2万余名干部活跃在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 他们深入一线,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根据中宣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要求,赣州晚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企业、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并于今日起推出 “走基层——体验‘三送’干部的一天”专栏,为广大读者奉献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情系赤土畲族乡

——记“三送”干部张卫东忙碌的一天

○记者胡中

  绵延弯曲的赤土河, 孕育着江西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乡——南康赤土畲族乡。伴着日出日落,来自市城管局的“三送”干部张卫东每天要从河畔走过许多次,他住在旗山村致富能手朱华京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时间长了,村民的喜怒哀乐都爱与他分享,他也一直想着要为这个畲族居民聚集地实实在在地做点什么。

  8月22日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张卫东照常一早计划好了当天的工作。

  清晨7时,村民扶诗明提着两个飘着荷叶清香的“荷包胙”塞到了张卫东的手中。他说,“荷包胙”是当地居民在喜庆的日子为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他的孩子今年高考以609分的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是张卫东为他因病致贫的家庭争取了爱心捐助,解决了孩子入学的大难题。他实在找不出值钱的东西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于是连夜蒸了两个“荷包胙”一早送来,希望张卫东能品尝到当地正宗的美食。

  上午8时,张卫东与村干部又一次来了赤水河畔。在大河坝村小组河段,多年前被水冲毁的护河堤、拦河堤只剩下残骸露出水面,因大雨而混浊的河水见证着河边堡坎的脆弱。由于资金短缺,河堤年久失修,附近农田易受河水侵犯。如果能完全修复,就可解决周边5个村组72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抗旱要先防旱,这段水毁工程成了多日来张卫东心头牵挂的大事。他通过与赣州、南康两级水利部门的积极联系和协调,争取到4万元特事特办资金,只要河水水位再降一些,村民们就可以开工修堤了。得到资金到位的消息后,他如释重负,与村干部在河边再一次详细研究修堤计划,期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上午10时,张卫东熟门熟路就近来到了大河坝组村民李祖春家中。李祖春不幸患尿毒症,因家庭贫困,只能待在家里保守治疗,张卫东多次组织社会力量对其进行资助,这次去是给他带去一个好消息。张卫东拿出当天的报纸告诉他,现在血透可以免费了,只要持有江西省常住户口的尿毒症患者都可以享受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可按照属地就近原则,自主选择救治定点医疗机构。

  从李祖春家出来,张卫东马不停蹄地赶往另几户村民家中。今年高考乡里孩子考得不错,但有几户考上大学的家庭都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通过联系,与市广告协会已初步达成意向,将在开学前对赤土乡5名考上大学的孩子资助5000元左右的学费。他要将这个好消息一一告知这些村民,让他们早点安心。

  中午12时,热辣的太阳当空照,张卫东顶着烈日回到了在乡政府的办公室,他要为下午的“如何打造和挖掘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调研准备材料。

  下午2时30分,他来到赤土圩镇新命名的“民族大道”调研。民族大道两旁的建筑风格虽显平常,但每栋房屋外墙上都嵌有当地少数民族的凤凰图腾。张卫东和当地乡干部有个共同的思路和目标:结合畲族乡现有实际,打造一条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貌特色的民族大道。在特色街道的基础上,致力于少数民族聚集村服装、美食、民歌等特色发掘,并朝着把民族特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与当地万亩果园、万亩油茶林等相结合的方向努力。

  下午4时,张卫东与乡干部一起对圩镇的容貌整治成果进行了检查。他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也有所转变。“治脏、治乱、治堵”的三治工作向乡镇延伸非常有必要。他在城管部门工作多年,可以利用“三送”的机会,在当地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废弃广告的清理,生活垃圾的清运,街面的保洁,都应该成为打造宜居家园的必要措施。

  下午6时,夜幕将至,当秋虫开始鸣唱的时候,张卫东在乡政府食堂里用上了晚餐。

  简单的晚餐,充实的一天,别有风味……

来源: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胡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