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本报南昌讯 记者洪怀峰、实习生段学武、范润平报道:21日,南昌天气十分炎热,但在招工难已成常态背景下,很多企业早早就赶到江西人才市场夏季人才招聘会现场。记者现场采访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不少企业推出的工资明显高了不少,涨幅普遍在20%到30%。
另外,招聘现场还有不少来自深圳与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来“抢人”,尽管这些地区的工资水平有一定的优势,不过涨工资来赣“抢人”方式已经不再万能。
![]() |
21日,求职者冒高温来到在昌举行的赣鄱英才大型招聘会求职。首席记者袁征摄
沿海地区企业高薪抢人但效用不大
“高薪急聘”、“高薪求贤”……21日,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许多企业由于人手紧缺,提高了部分岗位工资,其中不乏来自深圳与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开出高薪招人。
“在江西劳务市场,一线普工服务员的工资水平一般在1500~2000元/月。”来自浙江宁波一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熊先生告诉记者,宁波普工工资都是2000~3000元/月,比较而言,这个薪酬应该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不过,针对外来企业开出的高薪,本土的求职者并不很热情。来自余干的周国民是一名机械工,他告诉记者,“如果在老家,一个月能拿这么多钱,那真是非常不错了,但浙江的生活成本明显高于老家,所以月工资最少不能低于3000元。”周国民告诉记者,老家也在大力发展经济,不少人都选择在本地就业了。
工业园区企业三产配套落后致招工难
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南昌很多工业园区企业薪酬并不是很低,基本都在每月2000元左右,但是却出现了招工难现象。
南昌市英雄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负责人田先生记者,许多求职者并不是对薪酬不满,而是感觉工厂太偏远了。田先生告诉记者,园区工厂周边没有KTV、网吧、台球室、大超市,甚至连个像样的小饭馆都找不到。
田先生认为,政府应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同时不要忽视一家超市、一个饭馆的作用,因为它们同样处于一家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链上。
室外工作人员天气炎热致粗工难招
江西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粗工”指从事室外工作的工人,如建筑工人、外送人员等。据悉,今年入夏以来,“粗工”月工资平均上涨了两三百元,但由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底下,很多务工人员都不愿从事此类工作。另外,现在不少务工人员是80后或90后,他们大多没有上一代农民工那么肯吃苦,不少人不愿意在高温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