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全球经济动荡 中国或将继续保持稳健货币政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楠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9日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认为,除国际因素之外,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也较为突出。下半年,中国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李朴民说,下半年中国要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李朴民说:“具体来说,中国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取向,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要坚决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要改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发展环境、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

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是中国央行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中国央行近日表示,将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认为,在通胀压力与美欧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复苏的形势下,需要采取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政府应借机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攻坚的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质性的转变,不要再追求过快的增长率。

另外,遏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势头,减轻潜在的通胀压力亦需如此。7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6.5%,创三年来最高水平,显示当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了他对抑制通胀和保持货币政策连续稳定的看法。

赵锡军说:“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的货币政策工具开始不断朝着收紧的方向来运用。政策的基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就针对了今年以来的价格上升的压力和通货膨胀。不能说单独一次两次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但是从货币政策连续稳定的使用这个角度说,就有不断累积的政策效果,累积到一定效果就会产生它的作用,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和价格上升的问题。但是究竟累积到什么程度,哪一次能把这些问题消化掉,要看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是什么样的状况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表示,根据下半年的趋势分析,为控制通胀预期,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货币政策不会继续加码,加息虽然还有空间,但不会在近期。(记者 张楠))

(国际在线)

分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