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何京玉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9日
导读:停牌一天后,平安集团和深圳发展银行发布公告,中国平安向深发展增资不超过200亿元。平安集团到底为什么在控股之后继续增资?是否意味着“深发展A”股票可能最终退市?
据经济之声报道,尽管之前不久平安集团已经成功完成了资本运作,实现了对深发展的控股超过50%,昨天(18号),平安集团还是决定对深发展增资约200亿元,同时也实现了银行业务的一次飞跃。
经过了一番努力,平安集团终于完成了控股深圳发展银行,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控股之后的平安集团,决定增资200亿元,将对深发展的控股比例从52%提高到接近60%。由于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达到75%就会触发退市,人们不禁会联想,平安集团持续增发是否意味着“深发展A”这个在深交所代码为000001的股票可能最终退市?
对这个疑问,记者试图从各个渠道寻找答案。一位接近深发展的人士透露,收购完成以后,深发展的员工也充满了疑惑。平安集团当年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就完成了改名字、改标志、统一IT平台等一系列操作,因此这一次是不是会对深发展如法炮制大家也没有把握。
不过当记者致电深发展时,得到的答复是,本次增资的主要目的是对深发展的核心资本进行补充。虽然目前资本充足率还可以达标,但在未来银监会的监管新规要求下,深发展的资本金相对比较紧张。其实面临监管新规,一些银行已经准备进行再融资,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认为深发展这种定向融资比公开配售还要好一点。
郭田勇:定向增发主要对二级市场的震动小一些,毕竟不是对二级市场的公开配售。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深发展不比深圳市商业银行,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名字和退市影响会很大,因此平安决定除了控股,不会干预深发展的经营管理。平安为了实现“大金融”的梦想,其实已经奋斗了多年,为了拥有一个涵盖保险、证券、信托、银行的全功能金融企业,从平安银行到深发展银行,平安也付出了不少,包括目前增资的200亿,因为这不但花掉了平安自己在香港定向增资的195亿港元,还搭上了几十亿。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也还是告诉记者,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在国内目前尚属独一无二,不过由于目前分业监管的原因,其控股公司之间还要保证严格的资本和经营隔离。
郝演苏:他是个特别的政策允许的,中国其他都在收,但是没有批,金融控股集团,下面有银行保险证券,设置严格的防火墙,包括保险里的财险和寿险,都设置了严格的防火墙。
目前在欧洲和美国,金融服务业的运营模式既有混业经营也有分业经营,郝演苏并不认为哪一种更有优势。
郝演苏:也有专业经营的,也有综合经营的,各有利弊,很难绝对是好或者不好。
不过郭田勇则认为,混业经营满足了银行客户的不同需求,代表了未来金融服务业的趋势。但因为混业经营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的要求更高,推进时一定要谨慎。(记者何京玉)
(中国广播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