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7日
美国债务信用危机波及了我省外贸出口企业。8月16日,记者从南昌海关获悉,今年1至7月,尽管我省对美国出口依然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放缓。出口企业则担忧,美债危机的影响将在今后几个月陆续显现。
美债危机震动我省外贸出口神经
据南昌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我省出口106.7亿美元,增长71%,高出全国平均增速47.6个百分点,出口规模连续2个月保持中部首位,全国排名第13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省前3大出口市场中,对欧盟、美国和东盟分别出口26.1亿美元、14亿美元和11.8亿美元,分别增长1.1倍、48.9%和53.3%。
但是,在这份亮丽的成绩单背后,也不乏隐忧:出口增势趋缓,我省月度出口值在连续4个月攀升后,7月份月度出口明显减少,出口值净减2.9亿美元,环比下降12.3%。累计出口增速则连续3个月出现回落,比年内最高点下降了13.7个百分点。
美国多年来一直是我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但是,在美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其“老二”的地位也被东盟市场威胁。今年上半年,我省对美国出口为11.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52.4%,但是,与去年上半年71.3%的增幅相比,增速明显放缓,所占出口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15.06%下降至13.09%。
韩宏涛是江西针棉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盘点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账册,他脸上毫无喜悦之色。作为公司主要出口市场之一的美国,上半年出口金额不到3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这还是由于生产成本增加上调了出口产品价格,实际上出口量并没有增加。更让韩宏涛忧虑的是,美债危机对外贸企业的冲击可能在今后几个月陆续显现。如果美国经济不能好转,居民消费肯定也会更趋谨慎,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出口。此外,目前我省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利润率并不高,而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今后一段时间公司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了。
宁丢订单也要严控风险
“一定要谨慎,哪怕是不要这笔订单,也不要冒险。”这是韩宏涛最近对手下业务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去年欧洲债务危机和今年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中,我省出口企业就碰到了进口商突然“消失”、“破产”或恶意拖欠的现象,吃了“哑巴亏”。不少赣企未雨绸缪,开始通过改变结算方式或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方式降低风险。
韩宏涛告诉记者,公司合作的美国客户信用度相对较高,以前没有碰到恶意拖欠货款的问题,但是,如果债务危机越演越烈,真说不准会出现什么状况。所以,公司一再提醒业务员,如果不能控制风险,哪怕利润再高的订单也不能去碰。现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公司已经采取了不同的货款结算方式,如果是新客户,下单时必须要先支付三成的订金,发货前要结清剩余货款。
当然,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也是韩宏涛降低风险的措施之一,如果碰到“拿不准”的订单,一般都会投保。中国信保南昌营业管理部负责人王宇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欧债危机未平,美债危机又兴起,企业出口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今年公司已受理多起理赔案件,已支付我省企业保险赔款1300万元,超过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
我省出口企业的投保意识大大增强,我省光伏行业的赛维LDK、晶科能源、旭阳雷迪、瑞晶太阳能等重点企业,均将其出口业务全部纳入出口信用保险保障范围,光伏行业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居全国前列。在国外市场风险剧增的背景下,我省企业还应进一步强化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金融工具的意识,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避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转型升级让产品更具竞争力
在近期举办的一次会议上,省商务厅负责人坦言,下半年我省出口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在这种背景下,我省已采取各种措施为企业减负担、拓市场、谋转型,希望通过外贸出口量与质的同步提升,让“赣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上半年我省先后组织了600余家企业,参加12个国外知名展会和9个国内重要展会,签约出口订单达到10多亿美元。组织“百人服务团”下企业,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企业出口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上半年促进66家企业由外省出口转入省内出口3.38亿美元,优化了我省外贸出口环境。
纺织行业是我省今年确保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大产业”,也是多年来我省出口的“骨干”产品之一。近日,省工信委出台了我省《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将选择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龙头企业,通过给予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进全省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步伐。
省商务厅也在加快推进外贸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启动省级出口名牌评选工作,培育出口品牌,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扩大出口,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抓出口基地建设,在做大做强4个出口加工区、5个国家级出口创新基地和20家省级区域出口基地的基础上,培育一批新的出口基地,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组织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申报认定,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进外贸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郑荣林 实习生姜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