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5年来 江西财政收入实现翻番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5日

    2006年跨上500亿元台阶,2007年跨越600亿、2008年跨越800亿、2009年跨越900亿,2010年跨越1000亿大台阶!“十一五”时期,江西财政规模实现了“阶梯式”跨越。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五年来,江西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财政运行基础日趋坚实,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收入

 

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超20%

  “十一五”时期,江西立足欠发达省情,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目标,注重扶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壮大骨干财源;注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繁荣民营经济,培植新兴财源;注重支持重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广辟后续财源,实现了财政事业稳步向前,财政总收入每年增幅均超20%。

  年均增幅超20%

  数据显示,2006年,江西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全省工业增加值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4%。

  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首次跨越600亿元大关,达到664.6亿元,首次实现财政收入亿元县全覆盖——全省99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全部超过了1亿元,其中贵溪市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

  200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16.8亿元,增长22.8%,财政收入超过50亿元的市达到7个,其中南昌市跨越200亿元。

  2009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928.7亿元,增长13.7%,人均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元。

  2010年,全省财政实现重大跨越,完成122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77.8亿元,同比增长33.8%。

  今年前7月财政总收入破千亿

  跨入2011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并没有放慢。今年上半年,江西省财政总收入超过2008年全年总和;1~7月,江西省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完成1002.6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40.9%。

  上半年,江西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多项增幅进入全国前10位,同比位次前移。

  江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得益于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企业效益提升,税收特别是主体税种增势良好,推动财政收入质量提高。据统计,今年1~7月,全省税收完成842.6亿元,同比增长42.5%,占财政总收入的84%。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合计完成677.5亿元,同比增长41.7%。

支出

  ★全省财政总支出累计6297.2亿元,年均增长27.8%

  ★至2010年底,江西省累计安排财政资金600亿元实施民生工程

  ★2011年前7个月,全省用于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资金580亿元

600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财政运行基础日趋坚实,为各项重点支出提供了扎实的财力保障。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总支出累计6297.2亿元,年均增长27.8%,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进步。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从2007年起,江西确定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倾斜的原则,至2010年底,江西省累计安排财政资金600亿元,围绕就业、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2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

  五年来,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标准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367万人增加到577万人,年均增长9.5%;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水平由592元提高到1171元,接近翻一番;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由224万人增加到26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无到有达到750万人等等。

  新增财力“四倾斜”

  “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增财力坚持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2007年,全省财政安排44亿元以上资金实施40项公共财政政策;2008年新增50亿元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2009年新增50多亿元实施60项政策;2010年新增72亿元实施56项政策,用于巩固、扩大、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2011年前7个月,全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资金达580亿元,增长28.9%,占全省支出的52.1%。

  “财政支出水平逐步提高,公共服务和民生支出得到优先保障,公共财政框架基本形成。”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把财政收入的增长转化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首席记者黄培红、实习生唐莎秋/文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责任编辑:黄培红、实习生唐莎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