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暑期兴趣班:让人欢喜让人忧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2日

    在两个月的漫长假期里,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宅娃”,让他们的假期能过得轻松、有意义,鼓励孩子参加器乐、美术、书法、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等兴趣班成了众多家长的首选。暑期已过去一大半,孩子们在兴趣班里的暑期生活过得怎样?兴趣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近日,笔者走访了崇义县的几家暑期兴趣班。

暑期兴趣班:让人欢喜让人忧

□李海明 陈佳 文/图

 
孩子们在暑期兴趣班里与外籍教师交流。

  上兴趣班,请尊重孩子意愿

  暑假里,每天一大早,在崇义县各个少儿兴趣班培训中心的大门外,许多家长便带着孩子匆匆往里赶,把孩子送进培训中心后,家长们又匆匆离开各自上班。

  日前,当笔者走进崇义县华韵艺术培训中心时,舞蹈课已经开始,优美的傣族音乐,柔美的舞蹈,不时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我们这儿有电子琴、钢琴、舞蹈等8项课程供孩子们选择,经过3天的试课之后,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培训中心的何林芳老师对笔者说,“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1门至2门课程,许多孩子通过艺术培训更自信、更充实了。”

  在崇义县昂立国际英语学校,刚上完课走出校门的朱姝蓓小朋友高兴地说:“克里斯先生上课很有趣,我在这里很开心。”该校校长告诉笔者,每周学校都有外籍教师授课,他们采取的都是互动式的、竞争性强的教学方法,年纪小的学员起初都有点不适应,现在,学员们已经可以跟外教顺利地交流了,大部分孩子从课堂里走出来都很开心。今年6岁的黄子翊选择了学习电子琴,她每天回到家后都会把当天学习的曲子弹给妈妈听,有时还会当起“小老师”教奶奶弹琴。“原来子翊胆子很小,不爱说话,上了兴趣班后变得更开朗、活泼了。”黄子翊的妈妈高兴地说。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在假期里,有些孩子却对兴趣班不感兴趣,他们不满意家长把他们的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说感觉比没放假还累。

  “孩子的暑期长,我们又要上班,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孩子总是长时间地看电视和上网,我们做家长的难免会不放心,可带到单位上,又怕孩子吵闹影响大家工作。”这是众多家长暑期里的“心结”。帮孩子制定好暑期计划,把孩子送到培训中心去培养兴趣爱好,为不少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然而,也有些家长和孩子认为,暑假是孩子难得的休闲、放松机会,家长应尽可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过,不要过多安排学习、培训。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充分沟通,分年龄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掌握孩子兴趣“风向标”

  走访中笔者发现,与过去强迫孩子参加兴趣班相比,现在的家长与孩子沟通越来越密切,多数家长能尊重孩子的意愿,将是否参加兴趣班、参加何种兴趣班的选择权交到孩子手中,让其自主选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兴趣班,学习起来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然而,仍有少数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喜欢“跟风”,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来兴趣班学习,目的就是让孩子安全度过假期的同时能增长见识,培养兴趣,但能把孩子培养起来的兴趣延续下去,发展成特长的却很少。”何林芳向笔者介绍说。当初选择参加某种兴趣活动,有些是孩子们觉得新鲜而选择的,但也有一部分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自己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的兴趣,可家长却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业,兴趣班的学习就此半途而废。黄莉芳是一个很有舞蹈天赋的女孩,黄妈妈因为担心会耽误孩子的正常课业,在黄莉芳接受课程的第二个星期就要求停课,何林芳说:“停课前一天,黄妈妈来接孩子,我看到孩子眼里含着泪,显然她不愿意这样,她喜欢跳舞。”家长们这样突然结束课程,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容易让孩子养成对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情”的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颇为不利。

  在各种兴趣班里笔者还发现,参加兴趣班的多数为城市里的孩子,农村孩子极少,而大部分的农村孩子暑期生活则相对单调。许多农村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而暑期正值农忙时节,帮助爷爷奶奶到田间地头干农活便成了农村孩子暑期里的“重头戏”。该县过埠镇泮江村的初二学生谢忠勇,是个体格强壮,爱好篮球的男孩,今年暑假,学校曾多次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重视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可是家长都以这样的理由搪塞:“以学业为重,他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只有跟我们去务工了,我们农村只有这样的条件。”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和生活条件,家长们对孩子能力兴趣培养的重视程度和落后的观念,都成了制约孩子能力发展的绊脚石。

  不过,这种情况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重新审视,近年来,南京大学与美国非营利性机构“学业项目”联合组织的“学业中国”公益性支教活动为崇义山区的孩子们增添了许多暑期乐趣。志愿者们在该县乡村小学开展义务的英语教学,让山区的孩子更好地掌握了英语知识,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如果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走进乡村,农村孩子的假期也会随之变得更加精彩。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海明 陈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