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从顽石到美玉

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8日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是曹雪芹作的《自题画石诗》,诗中把顽石亲切地称为“顽仙”,既有诗人对奇石的爱与赏,又有超脱红尘的洒脱。而今,赣州也有一群对奇石钟情痴迷的人,但是比之曹雪芹那时,今天的奇石早已跳入红尘,赏石人也背负了另一个沉重的话题:它究竟是“宝”还是“炒”?奇石收藏者也多了一分忧心:如何让赣州奇石绽放更为灿烂的文化光彩,打响属于自己的品牌?

奇石爱好者在小溪河中发现奇石。

  ■虔龙玉价位逐年攀升

  “赣南山灵石秀,以前随便都能捡到块好石头,现在带几万块钱上山,也未必能买到多少块好石头。”这是赣州一名奇石收藏爱好者发出的感慨。赣南的奇石收藏正处于一种奇异的疯狂状态,以至于有市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疯狂的石头,你真的是块宝,还是一场人为因素引起的炒作?

  “赣南奇石,当然是块宝。”奇石收藏者郭英雄很肯定地说,章贡区周边山清水秀,河流纵横,这些河流落差大,河滩多,为奇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章贡区地质结构属红岩及沉积岩,远古时期为深海盆地中的海底火山地带,因此,奇石种类丰富多彩。章贡区奇石主要有蜡石、卵石(水冲石)、彩陶石、莹石、水晶石、石英石等十三大类上百个品种。当地赏玩的主打石种为蜡石品种,其中以章贡区水西镇所产蜡石最具代表性和享有盛名。而水西所产的蜡石中以黄蜡石产量最大(占总产品的80%以上),业内人士便将“虔龙玉”作为赣州蜡石的统称。郭英雄还特意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奇石,“你看,这些石头已玉化,在电筒强光照射下非常通透。经雕刻后,更是堪称美玉。”

  近些年,上山下河找奇石的人日益增加,被很多人视为顽石的东西,已经跳入“红尘”,成为不少有心人眼中的“金元宝”、“镇宅之宝”。很多人针对奇石收藏者的爱好,开始兜售自己在山上、田里、河内找到的奇石。赣州奇石的价位逐年攀升,而在大自然中的奇石数量也迅速减少。正因如此,有人直言不讳地称:这是人为炒作所致。本是顽石一块,没有炒作,哪里能疯狂变身“金元宝”。

已雕刻成型的虔龙玉《寿星祥福》

  ■本土奇石如何成了别人的“孩子”?

  李布是赣州奇石收藏和盆景创作的资深人士,他认为,疯狂的石头并不‘疯’,而是多数人身在宝山不识宝。“石头不是死的,不是简单的顽石,每块奇石都是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来的,有灵性,也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自身品牌。”

  “南京的雨花石,新疆的和田玉,不仅价高,又有名气,是大家公认的品牌。我们这里的奇石同样物美质优,但是我们在宣传保护方面做得太少了。”许多奇石收藏者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来自广东、浙江等外省的奇石采购者大量买走赣南的奇石后,经过深加工,就将奇石产地毫不客气地改掉,并以高价售出,让赣南本地的业内人士非常心痛。“因为我们没有权威的部门对本土奇石进行原产地品牌认证,结果反而让外省人改头换面,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法保护。如果换成雨花石,谁能这样明目张胆买走更换产地呢?因为我们没有大力开发本土石文化,所以很多人买走赣南奇石后,只要请工艺师雕刻,就可以高价转手卖出,这事实在是令人心痛。比如‘乌鸦皮’,它外表黝黑,里面金黄,非常难得。但多年来竟被浙江等外省的人当白菜价大量运走,稍加雕琢后,其中的上乘之作就能以5万元论斤转手。”

  “赣州的石头‘疯’吗?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疯’,‘疯’在太肤浅,停留在按斤、按块出售上。没有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价格也很盲目。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它又不够‘疯’。蜡石、虔龙玉在赏石界名声虽大,但除赏石人外,一般市民知之不多,外地市民知道的更少。它还应该再‘疯’点,比如疯狂地挖掘其文化内涵,疯狂地开发石产品,对此,我们都做得远远不够。”

虔龙玉《君临四海》

  ■石头太疯狂 转手赚大钱

  能被称为疯狂的石头,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疯狂的石头“疯”在哪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赣州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告诉记者,曾有人为了求得一块好石,开着车带着十几万元现金上山买石头。当然,每天开车去买石头的人数不胜数,这无形中抬高了奇石的价格。“我们以前是自己捡石头,后来,当地村民也开始捡,并向我们出售。石头价格年年涨,以前带200元钱可以买上一大堆品质上乘的奇石;现在,带2万元也买不到多少好的奇石。不过,这丝毫阻挡不住外地有钱的老板,来赣州买石头收藏的急速步伐。而很多地方还因此形成奇石产业。”这名知情人说,以水西镇农民魏某为例,本来他以种田为生,大约四五年前,魏某发现很多人在自家附近捡石头,便起了好奇之心,跟在这些人后面一起捡。渐渐地,他跟那些人混熟了,学会了如何寻找奇石,并存了满满一屋。当然,他没有收藏的兴趣,只是为了出售给奇石爱好者,从中获利。大约一年后,他就用卖石头的钱建了新房。在水西镇,像魏某这样的村民很多。而魏某还由最初的自己挖、捡变为向其他村民收购,再转手卖出。

  记者为此来到章贡区水西镇一偏远的村子。在一涂姓村民家,记者看到了一大堆石头,记者随手拿起几块巴掌大小的石头问价,居然要价60元,而堆在地上的其它石头多则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价格真的很疯狂。村民还很专业地介绍,这块石头已玉化,那块石头形态非常好。

  高昂的价格促使很多人主动去挖掘石头。记者来到该村时,就见到被挖得坑坑洼洼的田地。涂某说,他家的石头都是在农田附近挖的。在这里,村民种田时挖到的石头已不会再像过去一样随意丢弃,而是当宝贝搬回家中院内待价而沽。前些时候,一名初入行的奇石爱好者,偶在田边发现一块玲珑透亮的奇石,正准备捡起,一村民现身讲起了价钱。“其实找石头也无可厚非,我们自己也会去山上捡,但有些地方显然有点疯狂。”知情人向记者透露,赣南有几个县盛产奇石,结果引得人们疯狂地挖掘,有些地方的河段甚至被人承包去挖石,导致这些地方变得坑坑洼洼,奇石资源遭到无序掠夺。

   ■顽石有出路,就差一平台

  郭英雄毫不掩饰自己的奇石情结:奇石完全可以“疯狂”地做文章,就看怎么“疯”。他认为:“应从做大做强章贡区虔龙玉(黄蜡石)和玉加工产业抓起,以此为切入点,发展新产业,带来新就业,创造新财富,丰富新生活。”

  郭英雄说,赣南奇石不仅品种多、数量大,还品质珍贵、稀有,有虔龙玉、五彩蜡冻、荔枝冻、肉蜡冻、绿蜡冻和红黄相间的黄飘红彩冻等品种,很受欢迎。同时,章贡区具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赏玩队伍和众多的石馆、家庭藏馆,赏石文化较为深厚。自2003年章贡区第一家奇石(主要是章贡区黄蜡石)经营店诞生开始,赣州赏玩蜡石的人日益增多,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章贡区赏石人数达三四千人,市区内石馆店40多家,章贡区八境路形成了10多家石馆的奇石街。目前,上等的章贡蜡石基本上都被放在家庭藏石馆里,深藏不露,如果不是朋友介绍,外地来的石友很难睹其芳容,成为独具章贡区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现在,赣南奇石最缺的是一个平台。要如何搭建这个平台呢?郭英雄就此写了一份《关于做大做强章贡区虔龙玉(蜡石)和玉器加工产业的思考》,文章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章贡区已有一支初具规模的玉器加工队伍。据调查了解,目前,赣州市区内有玉器、蜡石雕刻加工场(厂)3家,从业人员近百人,具备做大做强奇石(蜡石)和玉器加工产业的条件与基础。

  观点二:政府可以把它当作促进旅游产业和地方文化发展的大事来主导和推动,使之脱离初始阶段和民间自发的、小打小闹的状态。

  观点三:建立利于游客采购奇石(蜡石)和玉器的集中交易市场,让奇石(蜡石)和玉器销售与旅游挂钩,形成集约经营的优势。

  观点四:进行品牌认证,大力宣传,同时培养优秀的玉器工艺师。(记者刘航 刘念海 文/图)

来源: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刘航 刘念海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