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投资保本基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吴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5日

  今年以来,通胀高企、股市震荡,低风险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热捧,尤其保本基金更是喷薄而出。面对日渐丰富的保本基金阵营,投资者如何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在投资保本基金的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事项?理财人士建议投资者,不妨遵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一个保本基金投资达人。

  "三大纪律"

  纪律一:择优投资随着保本基金的数量不断增加,其运作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选择保本基金要优中选优。除了要看拟任基金经理和整个基金公司的实力外,还要从产品本身入手,尽量选择"可守可攻"、"进退自如"的基金产品。

  纪律二:耐住寂寞基金投资不是赌博,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让自己的资本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投资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基金的未来和持久的业绩表现。而保本基金的回报需要一个过程来实现,因此保本投资要耐得住寂寞,追求在长跑中胜出。

  纪律三:持之以恒保本基金一般都是3年一个运行周期,在保本周期届满时,投资者不仅可以拿回所投本金,甚至还会获得超额收益。如果盲目"打短线",不但会增加操作成本,还会影响整体收益,所以,进行保本基金投资,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八项注意"

  按照"三大纪律"主线,在进行保本基金投资时,投资者还要谨记"八项注意",精挑细选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第一:配置比例保本基金的投资范围涵盖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其中,风险资产包括股票、ETF、权证等;无风险资产则包括各类国债、公司债、金融债、各类中长期票据、货币市场工具与理财产品、现金等。

  不过,不同的保本基金在其两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而言,保本基金资产配置中的风险资产比例从20%-40%不等,而债券比例不低于60%,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的比率不低于5%。不同配置比例的保本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同,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度,选择相应配置比例的保本基金。

  第二:保本策略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保本基金采取固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即CPPI策略),该策略通过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保证风险资产的损失额不超过投资者的保险额度。而刚刚成立的兴全保本基金则是惟一一只同时采用时间不变性组合保险策略(即TIPP策略)和基于期权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即

  OBPI策略)的保本基金。其中,TIPP策略是比传统的CPPI策略更保守的保险策略,有利于及时锁定已实现收益;而OBPI策略则基于可转债投资,有望发挥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第三:基金经理由于保本基金的无风险资产以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因此基金经理的债券投资能力对保本基金的业绩有重大影响。同时,由于保本基金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风险资产配比,因此基金经理良好的择时、择股能力也将是产品业绩的重要保证。

  第四:基金公司实力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实力的资产管理机构无疑更值得投资者信赖。

  第五:介入时机对于想购买保本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在认购期认购新发的保本基金,不仅能坐享本金担保,还能博取反弹的超额收益。但保本基金成立后再申购就有点"不划算",一方面,部分保本基金进入运作期后不接受申购,另外一方面,即使接受申购,保本基金一般也只对认购期内购买,并持有到期的基金份额人提供保本条款,所以最好不要错过保本基金的初始认购期。

  第六:认购渠道基金认购一般主要有三个渠道,即基金公司直销、银行代销网点、证券公司代销网点,不同认购渠道可方便不同需求的投资者。

  第七:量力而行保本基金属于低风险产品,且具有灵活攻守优势,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资产配置能力较弱的投资者,但因为保本基金的保本期限一般较长,投资者仍需综合考虑长远理财规划,闲钱投资,量力而行。

  第八:灵活搭配目前市场可购买的基金品种可谓"百花齐放",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保本基金、混合基金等多种类型,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市场变化情况灵活搭配投资组合,随机调整基金池,以获取稳健的长期收益,在基金投资的长跑中取胜。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