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3日
由厦门融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巨额坏账案件引发的银担合作问题,正在发酵扩散。
为围堵银担利益输送,银监会近期下发了《关于银行 业金融 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度掀银担合作风险排查风暴。据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各地银监局已对辖内金融机构展开风险排查,检查重点是银担合作合规性,检查报告将于8月中旬上交。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对南都记者坦承,银担合作“防火墙”措施并不充分,银担合作的利益输送现象并不鲜见,监管措施仍待进一步加强。此前爆发的厦门融典事件,外界盛传其债务高达37亿元,还有消息称甚至有银行行长牵扯其中。
银担合作风险在积聚
从银行自查到银监系统排查,在担保业“洗牌”基本完成后,一场银担合作监管风暴已经跨入第二个月。据上述接近监管部门人士透露,6月底,银监会曾下发通知,要求银行针对银担合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违规问题进行自查,此次通知则是要求各地银监局对此进一步进行风险排查。
记者从某地方银监局获悉,《通知》指出,部分担保机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直接发放贷款,某些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协助担保机构高息揽储、高利放贷并牟取不正当利益,对金融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获悉,《通知》要求地方银监局重点排查银担合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如银行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违反禁止从业人员在融资性担保机构中兼职,或利用职务之便与亲属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投资入股或实际控制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业务合作,或利用职权指令与某一特定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情况以及利用职务之便协助担保机构高息揽储、高利放贷并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此外,银监会还要求各地银监局对银担合作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是否存在挪用担保贷款的情况等。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融资性担保机构牌照发放后,银担合作规模迅速扩大,风险也有所积聚。
此前,厦门融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巨额坏账案件的爆发,牵扯出一系列以融资担保公司和当地银行为主体的高利贷链条,更有银行副行长卷入其中,这一系列灰色借贷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和忧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