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400亿预付款问题难达一致 阻碍中俄天然气谈判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8日

俄罗斯《消息报》25日报道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下称俄气)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已率领代表团前往北京。这意味着中俄新一轮供气价格谈判在7月底开启。

然而,本报记者在联系位于莫斯科的俄气总公司新闻处、俄气北京代表处、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以及国家能源局时,四方均对此次谈判表示“不能透露”或者“不知情”。

俄《消息报》引述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俄气”代表团这一次抵京是工作访问,他们对此并不期待很大的成果。

中俄开始天然气供气谈判已持续六年。双方原本期待在今年年中达成至少一条输气协议的签署。俄罗斯能源网合伙人叶格洛夫对本报记者说:“价格问题始终是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

俄方在北京的一位匿名知情人士对本报表示,不排除俄气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低调进行谈判的可能。

俄气已经开出谈判中的条件。此前俄媒报道称,俄气现希望在收到400亿美元预付款的情况下保证未来30年的对华天然气供应。

叶格洛夫解释说, 俄气公司希望在2012至2015年获得这笔(贷款)预付款,而偿还则从天然气供应开始时刻算起(预计为2015至2016年)后的30年里等额返还。

预付款将用来修建供气管道等,而中方由于支付大额预付款而产生的利息损失,由俄方通过开出供气价格折扣来弥补。

“价格是资源换贷款的基础。俄中双方没有谈妥气价,中方就不能同意放贷,否则,今后会麻烦不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永祥对本报说。

由于贷款协议相比预付款会有比较少的法律保障,叶格洛夫称,“这个提议可能不会令中国满意”。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说:“全球管道气贸易之中,没有收预付款的案例,我们如何开此先河呢?”

“如果单看纯粹的经济前提,那么谈判中取得进展的机会不大。” 叶格洛夫如是说。

但叶格洛夫说,俄气在天然气管道建设方面有着庞大的承包商“院外集团”;他们的收益在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中强劲增长。

比如在没有足够的天然气可以输送、且还没有签订对华供气合同的情况下,往中国输气的萨哈林到远东供气管道就已经开始建设。

叶格洛夫说,如果俄气管道承包商在对华供气管道建设上取得成功的话,那么俄气最终可能会降低天然气价格。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