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揭开疯狂猪肉背后的价格迷局(图)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2日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统计数据显示,6月我国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对CPI涨幅贡献21.4%。去年肉价暴跌人们还记忆犹新,时隔一年猪肉价却已再创历史新高。肉价缘何大起大落?一头商品猪从乳猪到出栏要经过哪些阶段?养猪究竟需要花费多少成本?饲料、疾病是怎样影响猪的生长和价格的……为了弄清楚这些“猪问题”,本报记者特意来到我省的养猪大县——东乡县一养猪场,对养猪成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核算,试图揭开“疯狂猪肉”背后的价格迷局。

  现状

  一钵肉饼汤三个月涨三次

  南昌市洗马池居民老周有一个习惯,他的早餐是一碗拌粉和一个砂钵肉饼汤。近一个月来,细心的老周发现,从5月份开始,肉饼汤价格从起初的2元、涨到2.5元、3元,最近一次涨了1元,居然涨到4元,不过三个月时间,肉饼汤就涨了三次价。老周嘟囔着说,再这样涨下去,估计他得改在家吃早餐了,因为快吃不起了。

  对于肉价的“疯涨”,在南昌市墩子塘卖了近三十年肉的李师傅看来,他还是头一次经历过。李师傅称,猪肉价格今年4月底以来就像过山车一样,五花肉从每公斤25元起,卖到26元、27元……现在到了30元/公斤。猪肉价格“过山车”现象,这被经济学术界的专家称作“周期性波动”,又称“猪周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的猪肉产业发展规律是: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

  据省价格鉴定监测管理局监测到数据显示:从5月份至今,猪肉价格进入了加速上涨阶段,排骨从5月9日的每公斤30元,一路涨至目前的32.5元。而这仅仅是全省平均价,南昌的价格则已达到每公斤40元;省物价部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5月底,我省的毛猪收购价、统装肉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上涨超过五成,精瘦肉价格上涨达到38%。猪肉价格一路看涨,也是肉饼汤价频频上调的原因。

  调查

  零距离探寻肉价疯涨之谜

  那么,一头猪从乳猪到长成出栏,要经过哪些阶段?养猪究竟需要花费多少成本?饲料、疾病是怎样影响猪的生长和价格的?为了搞清楚这事,记者来到距省城南昌100公里开外的养猪大县——东乡县大地鑫种猪场(以下简称“大地鑫”)认养了一窝小猪,对养猪成本进行核算,以期揭开“疯狂的猪肉”背后的价格迷局。

  猪崽成本涨70元/头

  “大地鑫”种猪场,位于东乡县詹圩镇李家村委会候坊村。猪场距东乡县城有12公里。这是江西省一家现代化养猪场,年养猪1.6万头,其中养的有六成以上是种猪。在猪场技术负责人彭成的带领下,记者换好隔离服,在消毒间消毒45秒后走进猪舍。这里有80头产下猪崽的母猪。

  一进入猪场,一排排现代化的猪舍让记者眼睛一亮。猪舍都装有空调,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调温。猪舍还安装了一个活水龙头,母猪及猪崽只要将嘴巴伸向龙头,龙头自动出水。

  进入猪圈后,小猪发出嚎叫声引起记者的注意。原来工作人员正在给小猪进行阉割手术。据介绍,小猪生下后,还需要定期保健:出生后第三天,打补铁针防缺铁性贫血;第5天还要打预防保健针,小猪成长不同阶段还要打不同疫苗,如气喘病疫苗、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伪狂犬疫苗……

  彭成介绍,随着饲料价格和人工费用的上涨,现在每头小猪从出生到养大到15公斤(一般小猪崽长到15公斤就要卖),一头小猪崽比去年同期费用涨了70元。

  一头肉猪成本1700元

  一头小猪崽从出生到出栏成本要多少?彭成说,每头乳猪降生到出栏,大约要5个月左右,养一头毛重115公斤的肥猪需要1700元左右的费用。这其中包含饲料、疫苗、兽药、人工、水电、厂房折旧等。彭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15公斤的乳猪长到115公斤,需700元左右的乳猪成本;一头肥猪一般是每吃3公斤饲料长1公斤肉,这样算下来就要300公斤的饲料,按3元/公斤价格来算,需花900元;再加上人工费、疫苗费等加起来100元,一头15公斤的乳猪长成115公斤的肥猪得花1700元。

  “一头肥猪出栏,若要保本,至少每公斤要卖到15元左右的收购价。按照今年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公斤生猪可卖到19.4元,一头生猪可卖到2231元,刨去成本,养猪户一头猪可以赚到500余元。”彭成给记者算了今年养猪可观利润。彭成表示,他今年养猪赚的钱正好弥补了前两年的亏损。“但是,去年生猪收购价每公斤10元左右,九成以上养殖户亏了本,加之2010年疫病频发,一些养猪散户不懂得科学养殖,导致母猪和仔猪的存栏量下降。另外,疫病促使养猪的用药成本也增加了。这些都在今年推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继而推动猪肉价格的上涨。”彭成说。

  “认养”猪崽追踪肉价

  为追踪肉价成本,记者决定在“大地鑫”猪场“认养”10头小猪崽。这窝小猪是2011年7月15日出生的。为了方便认养,养猪场的工作人员还在小猪耳朵上打上了记号。彭成说,这10只小猪年底才可以出栏。

  猪肉价格不断上扬,这也成为政府和群众越来越关心的问题。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并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随着政策的扶持以及生猪出栏量的增加,记者认养的10头小猪出栏时,猪肉价格能否“淡定”下来?令人期待。 

彭明高所养的乳猪

  思考

  一个养猪大户眼中的“猪”困局

  彭明高——东乡县大地鑫种猪场的董事长兼东乡县养猪协会会长。看着在栏圈内上千头猪和达到历史高点的猪价行情,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欣喜。因为他最担心的是,政府出台猪价调控措施,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养猪业的非理性扩张,再次出现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

  彭明高告诉记者,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做猪饲料,积蓄全投到猪场上去了。从2001年办猪场起,彭明高仔细算了一下,他的账面还是亏损的。彭明高说,生猪价格高企已刺激众多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彭认为,国家应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监测,防止促进生产的措施出台后,造成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扩张,再次出现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

  其实,有着与彭明高一样的看法的养猪人士还真不少。南昌市郊区县——新建县鸡公山养猪户邹兴洪的养猪经历正好印证了彭明高的说法。他表示,别看现在价高,就以为他们赚了很多,充其量是和去年的亏损中和了。邹兴洪称,去年9月份,他的养猪场受疫情影响,母猪损失三成以上,乳猪死亡超五成,今年因为受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他并没赚多少钱。

  彭明高认为,养猪产业链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种猪养殖、生猪屠宰、猪肉深加工、饲料加工、养猪科研以及猪肉销售。养殖户本来处于产业链下游、风险承受能力弱,“猪周期”对他们伤害最大。彭明高认为,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时间缩短、幅度加大一个原因,其中也有政府在价高时干预过度,价格低时扶持不力的因素,导致“越调越乱”。

  ■首席记者钟金平、实习生肖艺、汪学云/文、图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责任编辑:钟金平、实习生肖艺、汪学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