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上半年我省工业经济形势述评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1日

    “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现良好开局。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增速高出全国平均5.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1位。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增长4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60%,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专家分析指出,今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逐渐走向平稳轨道的重要一年,我省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增长较快、效益同步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良好格局,工业经济由平稳增长向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更加坚定了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信心。

  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倒逼企业练内功克难关谋发展,全省工业经济位次前移

  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提高、资金紧张现象突出、用电供应紧张,企业效益提升和节能降耗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工业保持快速增长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复杂形势,省委、省政府在冷静观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全省工业战线趋利避害、沉着应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保持工业三年强攻的强劲势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至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68亿元,接近2007年全年;其中前5个月实现增加值1415.6亿元,超2006年全年,增幅居全国第10位,同比前移3位。

  主要增长点来自工业园区、非公有企业和重点企业。94个工业园区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45亿元,增长19%,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9.1%;非公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242亿元,增长23.1%,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0%;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重点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增长40%,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江西企业,应变能力显著增强。面对重重困难,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上下同心,以厉行节约增效益,以结构调整强筋骨,以开拓创新谋发展。

  新钢狠抓炼铁稳定生产和炼钢坯料平衡优化,狠抓质量品种和降本增效,积极主动应对限电,科学合理安排有关设备检修,迅速扭转了1至2月份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上半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利税7.6亿元、利润2.9亿元,均超过计划进度目标,主要产品产量均创同期最高水平;自发电量累计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2%。

  工业强攻氛围更加浓厚——江铜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上半年预计达到600亿元,增长50%,全年将突破千亿元。江铃商用车销量排名由全国第8位上升到第7位;方大特钢公司的弹簧扁钢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晶科能源、江西中烟、瑞晶太阳能、旭阳雷迪等4个企业有望在年底挤入百亿元企业行列。与此同时,全省工业用电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占全社会用电七成以上。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得到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和全国一样,我省仍然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转型”,就是要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升级”,就是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的跃升。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工业三年强攻规划,在保持工业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将更多精力放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来,努力构建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有较强吸纳能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和22%,分别比工业平均增速高11.6和2.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增长39%,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0%;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得到抑制,有色、化工投资增速分别只有-0.3%和3.4%。

  专家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通过促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上半年,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增长48%和50%,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0%以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光伏、航空制造等产业增长势头迅猛,前5个月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5%、49.1%和38.4%。全省手机整机产能突破1000万台,列全国第8位;光伏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规模居全国前列。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越来越成为各地的自觉行为。萍乡市上半年共争取国家转型等各种专项资金4.7亿元,深入推进了经济社会转型——煤炭产业向精深加工开发并实现由生产煤到经营煤的转变;工业陶瓷由低端向先进的高科技陶瓷转变,电瓷由普通电瓷向玻璃绝缘子电瓷转变。五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全市环境污染同比减少51.6%,资源消耗率减少52.7%,而实际效益却提高了一倍以上。

  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力争实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万亿元、利税总额1800亿元

  今年,我省要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经济“三个快速增长”、“四个明显提高”的目标任务,并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万亿元、利税总额1800亿元的奋斗目标。

  专家提醒,尽管工业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但是今年工业经济形势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下半年压力还将进一步显现。

  首先是原燃料等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同时,人民币升值、财务费用和运输成本上涨等因素,也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央行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放贷收紧,企业贷款困难加剧。全省重点园区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同比增加37.6%。由于我省工业经济结构偏重,尽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可望下降3%左右,但离全年下降4%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工作节能降耗面临着较大压力。此外,随着迎峰度夏来临和工业生产的强劲增长,电力需求大幅度上升,工业用电可能出现近年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面对复杂形势,我们一方面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冷静观察,做好妥善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全力以赴,真抓实干。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航空制造、铜精深加工、钨和稀土精深加工、新能源等具有江西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培育大产业。制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细则,优选100个项目重点扶持。

  ——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做强做大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过200亿元、过100亿元工业园区,推动一批过50亿元工业园区上百亿元台阶。培育一批省级产业基地,组织条件成熟的省级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促进园区产业集聚。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快制定限制高耗能低产出项目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节能,积极开展工业千万吨标煤节能工程和百千万企业节能行动,加快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推广应用。

  ——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监测,突出抓好千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企业的监测调度,加强对用电、运输、产品价格走势等动态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我们相信,只要全省上下齐心努力,做足内功,工业经济就能够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有质量和效益,在下一轮竞争中厚积薄发,加速前行。

  本报记者黄继妍 实习生喻思媛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黄继妍 实习生喻思媛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