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国产品牌“短寿”之痛 谁是下一个被收购者

来源:北国网-时代商报    作者:常成钢 王薇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继瑞士食品巨头雀巢收购云南山泉、银鹭后,雀巢又看上了国内糖果业的巨头徐福记!

近日,雀巢欲并购徐福记的消息在网上风传。虽然徐福记方面表示,与雀巢的谈判目前处于初步阶段,是否最终达成收购协议还是未知数。但还是再一次引发了外资并购国内民族品牌的话题。

近年来,很多企业高举民族品牌的大旗成了行业的龙头后,却成了外国资本的囊中之物。那些曾经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中华牙膏、大宝、乐百氏、苏泊尔、白加黑、南孚、双汇、水井坊、舒蕾、小护士、金龙鱼等,都曾是国人耳熟能详、正在使用或使用过的行业名牌,如今在海外资本强势兼并或收购之下无一幸免。也许,上面提到的这些品牌还算幸运,虽然被外资控制,却仍存在并发挥着一定影响力,很多品牌作为竞争对手被外资收服后,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金伯利收购“舒而美”,宝洁买断“熊猫”,德国利洁时买断“活力28”,高露洁买断“三笑”,达能收购“乐百氏”,欧莱雅收购“小护士”都是这样的例子。如今人们担心,面临同样问题的小肥羊、徐福记等中国品牌,到底会有怎样的命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早已不是陌生话题。在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为何一桩中外企业并购交易仍能在国内引起强烈的争议?这一问题也许比并购本身更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

面对汹涌而来的外资并购,孰是孰非?所关注的那些曾经的民族品牌,又将何去何从,恐怕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外资并购的“6种进攻战略”

近年,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中总体处于劣势,不少本土品牌日渐式微。双汇、小护士等众多曾经显赫一时的品牌今天或风光不再、或销声匿迹。许多行业甚至呈现外资品牌一手遮天的态势。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最大差距并不在技术上,亦非在资本上,而是在战略上。有专家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并购战略归结出6种进攻战略:

迂回进攻战略:中粮集团与新加坡郭氏兄弟粮油公司合作,在深圳成立了南海油脂公司,使用“金龙鱼”品牌,经过10多年的共同培育,“金龙鱼”已成为国内食用油第一品牌。但令人遗憾的是,双方最初没有对品牌的归属做出明确约定。合资期满,“金龙鱼”品牌所凝聚的巨大无形资产全部归郭氏兄弟所有。

侧面包抄战略:美加净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被誉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第一品牌。沙市日化旗下的“活力28”曾是我国著名品牌,然而,“活力28”与国际洗涤剂行业巨头德国美洁时合资后,后者却将“活力28”品牌彻底雪藏。7年之后,当沙市日化通过艰苦谈判收回商标使用权后,“活力28”早已风光不再。

正面进攻战略:法国SEB与电熨斗行业老大上海红心合资之后,国内低价采购,国际高价销售,国内亏、国外赚,将利润合理合法地转移。结果合资3年,公司年年亏损,累计高达近3000万元。中方无法承受巨额亏损只好撤资。于是,合资公司变成SEB独资公司。

游击进攻战略: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共有28家灌装厂,中粮集团通过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和中粮饮料有限公司(中粮全资),已经单独或共同拥有其中的17家。然而,中粮集团迄今为止也没有自己的饮料品牌。究其原因,中粮集团同可口可乐的合资协议中已明确规定,中粮在合资、合作期间不许生产任何自主品牌的饮料。

无差异进攻战略:国内原有的8家较大的碳酸型饮料企业,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目前,外资饮料已经占据国内饮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差异化进攻战略: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2004年收购羽西,在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名列第二。

外资并购是祸是福?

专家分析,外资并购民族品牌,从目前来看,对行业的影响来讲是双重的。

从正面来讲,首先外资并购民族品牌,加快了行业整合速度,缩短产业发展历程。与此同时,外资并购带来的一个突出的负面效应,在于它很容易形成外资垄断,削弱我国产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在中国39个行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已在多数企业中拥有了股权控制权。而且随着独资企业在三资企业中比重的逐年提高,外资股权控制率将越来越高。另外,很多外资公司看重的仅仅是民资品牌曾经千辛万苦所搭建的销售渠道和经销资源,而非民族品牌的品牌价值。

全国工商联并购工会会长王巍据此认为,在未来两三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将形成一个由外资并购主导的格局。如果外资通过收购获得主导地位或垄断地位的市场份额,或者收购与之竞争的市场领先企业,将导致外国跨国公司在当地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并形成垄断。

王巍担心,外资力图通过并购控制我国市场,将对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多位经济学家提出,外资如果利用其优势产品和垄断地位操纵市场,左右价格,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将大量财富转移至国外。同时,如果发生西方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大量并购,势必对我们民族经济的成长与发展形成遏制,影响我国经济的自立能力,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另外,由于西方跨国公司技术优势的挤压,将会妨碍我们民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使之在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

专家认为,民族品牌发展主要仍处于成长期,如果民族品牌不进行保护,任由它们被强大实力的外资企业进行兼并,国内将失去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

谁是下一个被收购者?

小护士、羽西、大宝……近3年来,国内知名品牌遭遇外资收购的进程明显加快。可口可乐在收购汇源失利后,目光已经转到中国另一个饮料巨头王老吉;人们熟知的小肥羊也已经到了百胜集团嘴边,雀巢除了正在等待审批的收购银鹭案,如今更是态度明确地要收购徐福记……品牌出让难道是中国企业的宿命吗?谁又可能是下一个被收购者?“最近一个时期,外资并购直指中国企业领头羊。”专家认为,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直指产业控制权,已经呈现出新的趋势。外资并购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一是必须控股,二是并购对象是行业龙头企业,三是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条几乎成为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的普遍要求。其中最为主要的趋势是,外资并购重点转向我国重要行业的排头兵,一些行业的国有龙头企业陆续被并购。外资企业利用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机,争相并购我国一些重要行业中的国有龙头企业,抢占制高点,其意图已不完全是商业性,而具有明显的操控中国市场的战略指向。例如,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轴承行业的西北轴承公司,化工机械行业的锦西化机,油泵油嘴行业的无锡威孚有限公司,电机行业的大连电机集团,齿轮行业的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常州变压器厂,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等,这些在我国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已经或正在被外国跨国公司并购重组。

而在具体运作方面,外资还表现出整体并购、“全行业通吃”的战略意图。同时,外资在华并购还出现了联合行动,既有外国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也有它们与有关国家的投资公司或基金的配合。

专家指出,可以说,目前中国各个行业的名牌,都在各个跨国公司的关注下,谁成为下一个被并购的目标,都不会让人惊讶!

本组稿件由首席记者常成钢 实习生 王薇采写整理

分享:

来源:北国网-时代商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