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鄱湖战略”擦亮绿色崛起品牌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9日

    一年多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延续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高擎江西科学发展的大旗,乘风破浪,奋勇前行,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优美、最动人的旋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越擦越亮——今年上半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5家,实际利用外资18.15亿美元;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402个,实际进资659.95亿元;全省144个增资扩股外资项目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90%,其中4个项目增资超过3000万美元,充分体现了海内外投资者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前景充满信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名片”越打越响——今年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期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有45个项目签约,外商投资总额60.3亿美元,分别占签约总数的59.2%和7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王牌”越来越强——今年上半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13.5%,比全省GDP增幅高出0.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达58%,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龙头高昂,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风光无限

  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财源。没有项目作支撑,经济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龙头高高昂起,总体进展顺利,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导工程。

  “两核”工程:彭泽核电项目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大件码头等辅助工程建设及各项生产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万安核电项目已列入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可研阶段29个专题评审已完成24个,明年上半年力争完成可研报告初稿。

  “两控”工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六大课题”研究、基础地理测量等工作基本完成,力争实现年底前国家批复立项的目标。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投资6.7亿元,一期围堰浇筑已经封顶,二期围堰即将截流,三期围堰计划近期开工。

  “两网”工程:天然气管网方面,西气东输二线江西境内“一干两支”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年底将建成通气;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累计建成管网785公里,实现向南昌、九江、景德镇、新余等地供气。电网方面,特高压入赣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南昌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智能电网工程,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将共青城智能电网和南昌湖畔明珠苑智能电网列入国家智能电网试点项目。

  “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工程:环鄱阳湖各设区市全部建成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实现对企业全天候动态监控;环鄱阳湖地区国控、省控企业均安装建成自动监控系统。

  “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89.1亿元,造林绿化面积1313.4万亩,新建森林公园58个、湿地公园33个,全省城乡绿化水平显著提升。

  长江暨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工程:2011年省财政新增安排资金2.5亿元,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每亩10.5元提高到每亩15.5元。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成为全国第3个全部建成县(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省份的基础上,我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二期配套管网建设正在加快实施。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首批10个示范工程有4个主体工程即将完工;第二批30个项目已于5月中旬签约,计划年底前全部开工;第三批37个项目计划年底启动。

  农村清洁工程:在建成200多个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的基础上,2011年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省3万个村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龙头高昂,龙身劲舞。在“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的引领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省市县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部完成,国家发改委批复九景衢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300亿元的神华集团国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通过环境影响技术专家评估,“十二五”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开始实施,中国鄱湖云计算中心在南昌高新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正式启动运营,江西鄱阳湖血吸虫病防治中心在余干县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先行先试风生水起,各项改革风起云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活力迸发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现实选择。

  为充分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我省切实用好用足用活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积极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重大举措创新,陆续启动改革试点工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生态补偿改革资金量大,我省已投入2亿多元对“五河”和东江源头地区进行生态补偿试点。

  融资改革涉及面广,鄱阳湖产业投资基金运作顺利,首期已投资4亿元用于上饶建设项目;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所已完成工商注册,力争10月挂牌营业;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已开展林权交易560余宗,成交金额5.7亿多元;累计开业和筹建村镇银行20家。

  国企改革运作平稳,507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七个系统国企改革已有1696户完成改制,占总数的95.2%。

  城市改革试点敢为人先,萍乡和景德镇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景德镇的全国服务业发展试点、南昌的全国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共青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样板试点等工作进展顺利;贵溪、浮梁、共青城、婺源、分宜、袁州、芦溪、吉州、大余、资溪等10个县(市、区)正式开展低碳发展试点工作——这是江西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省级低碳发展试点县项目。

  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确定了赣州市、鹰潭市、吉安市青原区、高安市等一批特色鲜明、代表性突出的设区市和县(市、区),分别开展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六类综合改革试点。

  水电等资源价格改革扎实有效,出台了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统一政策,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对16家企业的淘汰类生产线用电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

  与此同时,绿色GDP核算试点、农村宅基地流转、排污费改环境税等工作已开展前期调研。

  先行先试风生水起,各项改革风起云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活力迸发。有关专家认为,这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后劲不断增强的关键所在。改革,将成为贯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过程的主旋律。

  突出生态这个特色,抓住发展这个核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任在肩重任在肩,时不我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继续大范围、宽领域、强力度地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上下的共同责任。

  专家认为,当前是江西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应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牢牢把握“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本质内涵,全方位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始终突出生态这个特色,不断巩固江西生态环境优势。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增强湖体核心保护区生态功能,加强绿色屏障建设,扩大环境容量。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加快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切实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推进先行先试,用好用足用活国家优惠政策资源。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改革试点,破解融资难题;积极推进生态环保改革试点,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

  ——加强集中示范建设,努力放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引领效应。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在多个领域深入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创造新经验,提供新示范,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典型样板。

  鼓点更激越,旋律更优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大潮中破浪前行。我们坚信,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一年开好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本报记者张志勇 实习生余凤娇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张志勇 实习生余凤娇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