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赣数十万在岗职工不用再缴个税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6日

    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至3500元,上调幅度比较大,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如此大幅提高后,许多人在领9月份的工资奖金时,无需再缴个税,这无异于多了个“红包”。在我省收入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个税起征点提高,数十万职工将受惠于新个税政策。

  即使工资、薪金收入达不到缴个税标准,但我们其他所得也会缴税,税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个税是怎么缴的?哪些收入要缴个税?起征点提高对个人产生哪些影响等?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哪些收入要缴个税?

  11项所得需缴纳个税

  据我省税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新个税政策最大的变化是起征点与累进税率的变化(工资与薪金所得适用税率由原来的5%~45%调整为3%~45%),而缴个税对象等与以前一样。比较规范的单位或企业,财务部门都有严格报税系统,精确到了每一个人,达到缴税额度后,就自行扣税。有人可能感觉到自己没有缴过个税,可能是没达起征点或财务部门已扣除。

  记者注意到,从所要缴个税的对象看,分为11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与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及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动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不同的所得扣税率与方式不一样,个人所得税的五特点是:实行分类征收、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费用扣除额较宽、计算简便、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如彩票中奖属于偶然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即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另外,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与薪金所得的、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纳税所得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等五种情形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哪些收入不缴个税?

  十类所得免缴个税

  根据规定,有的收入是免个税的。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生的金融债券利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保险赔款;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总共10类收入,都是免缴个税的。

  有多少人要缴个税?

  数十万职工将不用缴个税

  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受益的是许多工薪族。以前只要每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超过2000元,那超过部分就得按相应税率缴个税。若刚好超过1500元,执行第三档税率,需缴100元;而按3500元起征,不需缴个税,那就等于收到100元“红包”。

  起征点的提高,我省会有多少人不用缴个税?记者在相关部门采访时了解到,具体数字还在详细计算。不过,仅从在岗职工方面,按2000元起征,去年我省有80余万人缴个税。据财政部税政司有关人士测算,按照一审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的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方案,全国工薪收入纳税比例将由现有的28%下降到12%;而再次提高500元后,这个比例将进一步下降至7.7%。全国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原七成纳个税的人就不必缴个税了。

  以此降幅为参考,初步测算,我省有数十万在岗职工将不用缴个税。事实上,按照省统计局公布我省在岗职工的收入情况,全省去年平均为29092元,月均则为2424元,平均收入远低于3500元,表明大部分在岗职工收入在起征点以下。分行业看,19个大行业中,仅金融业月均收入超过3500元,其余的均在3500元以下。年均收入2万左右及以下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及农林牧渔业等缴个税的少之又少。

  ■记者秦谦/文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责任编辑:秦谦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