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9日
编者按: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展示广大群众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精神风貌,推动精神文明实现新提升,我市评选出赣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这些道德模范关注什么问题,对于特定事情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等,本报特地选取部分道德模范进行报道。
制度执行严格 漏网猪肉难现
——市道德模范王显忠的猪肉市场观
近300头鲜猪肉摆上广大市民的餐桌,这是每天发生在赣州中心城区的事。猪肉的质量是否过关、病死猪肉是否流入市场、从养殖到宰杀到摆上餐桌要经过多少道检测,这都是市民关心的切身话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王显忠。他认为,只要相关部门和养殖户、经营户按制度做事,病死猪肉、瘦肉精等流入市场的可能性非常小。
王显忠是章贡区卫府里市场个体工商户,2000年在卫府里市场开办了雪莲鲜肉档从事鲜猪肉销售。据了解,由于他坚持文明经商、诚信经营,同时乐于助人、热心服务,很快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赣南宾馆、赣南师院、江西理工大学、华坚鞋城等十几家大单位纷纷和他签订了供应合同,铁路系统等驻地单位也专门找他签订了供货合同。2005年5月,他还召集卫府里市场所有屠商,发出倡议:拒绝走私肉,树立好形象,遵纪守法,文明经营,争取把卫府里市场打造为无走私肉市场。屠商们纷纷赞同,自发地签订了责任状。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猪肉市场的生存状态,影响深远。
现在的王显忠仍从事生猪批发,同时还担任章贡区个协解放分会会长。他向记者回顾了当年在他带领下共同抵制走私肉的背景。他说,当时生猪市场非常乱,形成了恶性循环。1998年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后,赣州中心城区只有一家屠宰厂,猪肉的批发价比养殖户向经销商出售的价格平均每斤高出1元左右,许多经销商从屠宰厂进点猪肉再私自到农户家去收购,走私肉、病死猪肉大量存在,经营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市场形象,消费者更是无可奈何。在此背景下,他的倡议立即得到屠商的响应,每户还自觉缴纳1000元作保证金,市场每天派出4至5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猪肉就没收保证金。这一措施立即取得明显效果,其他市场纷纷效仿。后来,市商务局要求,屠商从各地收到生猪后集中送屠宰厂,集中检验,集中宰杀,屠宰厂只收加工费。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混乱的市场局面。2007年春,在检测中发现了100多头患口蹄疫生猪,为了维护市场声誉,要求全部进行销毁,经销商每头净亏损五六百元。王显忠说,这是在花钱买诚信。
据王显忠介绍,赣州中心城区供应的生猪大多从福建长汀、龙岩等地进货,本地每年只能供两三万头。从生猪养殖到餐桌,当地农业部门出栏时要检验一次,在屠宰厂要再检验一次,屠宰后还要取淋巴化验,在市场上还要经工商部门检查,虽然一般都是按10%的比例抽检,但如果制度执行严格,病死猪肉、瘦肉精等要蒙混过关非常难。
对于市场上出现的瘦肉精问题,王显忠说,一般市民很难鉴别,市民在买猪肉时,应看是否盖有印章(盖了表示已经检验过),还应看光泽度,红得发黑的肉不宜买,还要注意不能买瘦肉比例太高的猪肉。对于生猪肉市场管理,王显忠认为对违规者加大惩处力度是最有效的监管办法,虽然目前维护市场声誉主要靠屠商自觉,但一旦发现违规者立即整顿或清理退出,像查酒驾一样重视,相应问题是可以杜绝的。(记者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