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2日
从昔日冷清的南昌“郊区”到如今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青山湖区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十一五”期间,该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大历史突破”:GDP突破3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达24.1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6亿元,达6.26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达310亿元;一举成为全省第四个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的县(市、区)。
青山湖区正快速进行着由“郊区”到“城区”的切换。今年前5个月,青山湖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8382.6万元,同比增长3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143.4万元,同比增长60.8%,财政收入呈现高位增长态势。
优化镇村经济,实力更加雄厚
说到青山湖区,就不得不提改革开放之初崛起的镇村集体经济。
京东镇,紧邻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镇时政府“家底”只有10万元财政拨款,是青山湖区面积最小的一个城镇。但是,敢闯敢拼的京东人用实际行动破解“难题”,谱写了“小城镇”干出“大事业”的奋斗者之歌:自建镇以来,京东镇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用了7年,从1000万元到突破1亿元只用了5年,继而突破2亿元仅用了3年。2010年,全镇财政总收入突破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000万元,近8年年平均增幅超过42%……
这种“裂变式”发展,得益于该镇突出区位优势、繁荣辖区专业市场、带动就业、促进三产的发展战略。近年来,京东镇积极引导南昌茶叶交易市场、黑石跳蚤市场、京东鹿鼎家居博览中心、欧亚达家居广场等专业市场创新营销模式、引进知名品牌、壮大市场份额,激发了市场群体的新活力。
京东镇只是青山湖区镇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青山湖区始终把引导培育村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五年来,该区所有乡镇都继续保持“全省百强乡镇”的地位,湖坊、塘山两镇经济实力一直为全省乡镇前两位;涌现了“全国十大名村”进顺村、“全国十佳小康村”湖坊村等一批名村、强村;村级集体收入超千万元的有3个、超500万元的有9个、超百万元的有37个,村级纳税超5000万元的9个、超2000万元的20个、超500万元的51个,其中集体收入最高的进顺村年集体收入达3900多万元,税收最多的湖坊村年纳税达9000多万元。
推进园区发展,建设经济主战场
新的历史时期,青山湖区要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个性鲜明、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就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和生态化。因此,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经济结构,成为青山湖区必然的选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山湖区先后成立了京东经济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南昌民营科技园管委会、南昌昌东工业区管委会,为该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园区的职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客观上形成了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园区经济整体规模的壮大,对园区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青山湖区结合这三个园区的特点,经过科学分析,提出了“做强做大一个、保留合并一个、撤销重组一个”的思路,将三个园区合并重组,念好“控、盘、扩”三字经。“控”即控制,也就是加强项目预审;“盘”即盘活,对企业征而不用、长期闲置的土地和达不到规定投资强度的项目用地实行“召回制”;“扩”即扩容,有计划地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腾笼换鸟,对进园项目进行合理安排,不断提升园区的集约发展水平。
通过对工业园区的整合,该区发挥传统产业基础好、总量大的优势,克服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抗冲击力弱的劣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名牌培育工程,提高流通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一般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高能耗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转变,点块分散发展向区域集群发展转变。
今年以来,该区重新排出了1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30亿元以上,其中投资10亿元的项目1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2个,目前已有64个项目开工建设。这批项目的建成,将成为青山湖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促进全区产业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打造城东商圈,升级高端服务业
在抓重大产业项目的同时,培育新业态也成为青山湖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
如今的青山湖区,商业卖场人气旺盛、餐饮旅游功能齐全、楼宇经济日新月异……沃尔玛、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众多商家纷纷进驻。
据介绍,按照街区商业的发展格局,青山湖区将重点打造上海路、洪都中大道、江大南路、南京东路、高新大道、北京东路等商业街,着力搞好街面、店面的美化、亮化、绿化和广告灯箱等工作,积极引进品牌、特色、精品店入驻商业街。同时,策划拓宽改造后的上海路商业街布局,使其商品充沛、交易活跃。
青山湖区结合旧城区、城中村、旧厂房改造,精心规划运作,整合土地资源,建大楼、建高楼、建新楼,着力打造省会城东商圈。20万平方米的恒茂梦时代广场、30万平方米的万达广场、17万平方米的永人城市综合体三艘“商业航母”粗具规模;锦海东方银座、永泰大厦、青山湖文化广场总部大楼、深国投达观国际广场等与之配套,组成“商业舰队”,一个超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商圈呼之欲出。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青山湖区提出,要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区、品质之都的发展定位,做到扩大总量和提升质量并重、扩张实力与促进繁荣并重、融入城区与带动城郊并重、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并重,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预计“十二五”末,青山湖区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为0.4∶64.6∶35,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将达到9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45%,城市化率将达到75%,从而构建起一幅富民与强区有机统一的和谐新画卷。
本报记者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