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0日
7月1日,我省一年一度的电力迎峰度夏将拉开帷幕。在当前全国各地普遍缺电的形势下,曾创造多年迎峰度夏不拉闸限电奇迹、目前缺电较为严重的江西,如何破解缺电难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国家电网监测,近来,湖南、江西、江苏等省份缺电程度不断扩大,煤、电矛盾不断升级,电力供应出现持续偏紧状况。记者日前从华中电网迎峰度夏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华中电网供电区域内六省(市)今年迎峰度夏存在较大供电缺口,电力供需形势十分严峻,其中湖南、江西、重庆缺电最为严重。
事实上,3月以来,江西用电就出现了淡季不淡的现象,4月底,江西最大电力缺口达220余万千瓦,全省缺电已经从季节性、时段性向长期性、常态化转变。据预测,在今年夏季高峰用电时段,全省电力供应缺口将达100万至150万千瓦,将出现史上最大的电力缺口。
有利因素:供用电形势日趋好转
面对严峻的供用电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专门成立电力供需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全省电力供需调节和调度。“五一”节刚过,省政府就组织有关部门专程赴京汇报,争取到铁道部专门下达调度命令,为江西集中抢运电煤27天,日均装运电煤1315车,全省电煤库存由抢运前的147.7万吨上升到目前的240万吨;争取到国家电网日均新增我省外购电力40多万千瓦,日均入赣电力从88.5万千瓦增加到133万千瓦,最高时达171.6万千瓦;国家发改委对景德镇电厂、安源电厂等“上大压小”机组延期关停表示支持。
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针对今年缺电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省发改委(能源局)制订有序用电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有序用电、电煤调运、电力建设等组织协调力度;省电力公司科学调度,积极争取外购电支持,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南昌铁路局特事特办,超额完成电煤抢运任务;火电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力保发电;各地结合实际采取灵活有效管理方式,确保供用电秩序稳定。
6月初以来,全省出现多次强降雨天气,全省电力缺口逐步缩小,错峰避峰幅度明显减少,江西电网一度发布绿色用电信号,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供用电形势日趋好转。目前,除宜春、萍乡因杭南长客运专线建设使电网送电受限外,全省其他设区市已基本放开用电。
不利因素:电力供应总体趋紧、矛盾突出
尽管供用电形势日趋好转,为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全省电力供应形势已由过去相对宽松、总体平衡进入到总体趋紧、矛盾较为突出的新阶段,与往年相比形势更为严峻。
首先是用电需求持续旺盛。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今年已数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在放开用电的前提下,预计江西电网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突破1400万千瓦,甚至可能达1450万千瓦,供电压力巨大。
其次是电煤供应紧张局面可能再度出现。迎峰度夏期间,各省对电煤需求同步上升,江西从外省购进电煤无论在资源还是在运力上都面临更大的竞争,按照目前日均调运量和用电高峰期消耗量计算,全省电煤缺口可能达150万吨左右。
再次是增加电力供应难度加大。增加电力供应,一靠自发,二靠外购。综合考虑煤质、来水、机组备用等因素,迎峰度夏期间我省电力自发能力在1250万千瓦左右,低于预测最高负荷。夏季用电高峰时,各地将争相购电,给我省外购电力带来较大压力。
最后是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突出。受春夏连旱影响,前5个月全省统调水力发电同比下降27.2%,无形中加大了火力发电和电煤调运压力。夏季如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一方面用电负荷将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水力发电将不理想,供电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应对之策:多管齐下确保居民生活等用电
抓重点、抓关键、抓根本,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方法。
从今年我省电力紧张情况来看,根本上是电煤紧缺,因为在我省发电结构中,火电占了80%以上,是绝对主力。因此,紧紧抓住电煤调运这一重点,千方百计增加电煤库存量,是缓解用电紧张局面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各发电企业应加强与煤矿、铁路等的衔接,派专人驻矿、驻点、驻站,扎实做好电煤订货、催运工作,多接、多储电煤。
电力项目建设,是增强供电能力的重要抓手。电力部门应抓紧完成今年迎峰度夏电力项目建设,切实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防汛抗旱用电和医院、学校、金融机构等的用电,是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必然要求。在缺电的大形势下,各地应遵循“有保有限、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有序用电精细化管理,妥善处理好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关系,确保居民生活等用电,实现有序用电和有效用电的协调统一。
确保电力稳定有序供应,是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支撑。各地应进一步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对无序用电、超限用电甚至拒不执行错峰避峰计划的企业,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各地应按照“节能节电全民行动”的要求,广泛宣传节约用电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能节电。此外,有关部门应切实做好迎峰度夏期间反窃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加大查处力度,维护供用电正常秩序。
我们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江西应对缺电定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本报记者张志勇 实习生余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