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6日
编者按
国家广电总局内部食堂开放、国家发改委礼堂开放、国资委展览室开放……中央机关食堂、礼堂等场所对社区居民开放的报道让赣州市民也对机关食堂开放充满了期待。近日,不少市民给报社打来电话,希望赣州城区有条件的机关单位食堂也能对附近居民开放。我市机关单位食堂有没有条件对外开放呢?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机关食堂能不能走向开放?
□记者曾艳华 廖福玲 文/图
图为市民在某机关食堂购买早点。
机关食堂基本不对外开放
赣州市市政中心机关食堂一直都以物美价廉著称。到此搭膳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单位离市政中心比较近,虽然单位上有食堂,但是“没有市政中心弄得好”,于是他和几个同事便申请到市政中心搭膳,经批准后,每个月交一定的搭膳费就行了。但是市政中心的食堂也仅限于附近单位的工作人员前来搭膳,这需要提交申请,办卡吃饭。“我们的食堂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因为机关食堂原则上是以机关服务为主,适当地兼顾周边的单位。”赣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调研员陈乐秋告诉记者。
虽然如此,但是市政中心机关食堂的大肉包“名气很大”。“每天都是供不应求,有时候排队还不一定能买上。”一位食堂小卖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市政中心的小卖部虽然没有对外开放,但是“帮朋友带肉包的很多,几十个几十个地买。我们这的肉,大家放心”。
建在机关里的市政中心食堂让不少市民只闻其名,不见其真面目,而赣州市人民检察院的食堂因为设在靠街的店面,像一家普通的饭馆。不过记者前去询问是否可以在这吃饭,工作人员在得知不是本单位的人员后,摆摆手说:“对不起,我们不对外开放。”
在听说原赣州地委的食堂会对外开放后,记者特意赶去想体验一回。来到目的地,记者看到这里的食堂已经变成赣南科学院的食堂。当记者询问还有没有工作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食堂的工作餐已经不对外开放,因为领导说外单位就餐的人多了影响食堂饭菜的质量,不过外来人员还是可以在包厢里点菜。
“如果机关食堂开放那当然好了”
近日,住在中心城区八境台社区的刘大妈正打算去买点水饺吃。“中午只有一个人在家,不好做饭炒菜,就吃点水饺或是粉干。”说起原赣州地委里面的食堂,刘大妈告诉记者,原来开放的时候,她经常会去那吃中餐。“当然是那的饭菜更好了,既方便又卫生。”
张先生住在赣州市人民检察院附近。“我觉得这个机关食堂是最有条件开放的。”张先生说,和其他很多在机关里的食堂不同,这个食堂在机关的外面,而且正好是靠街,开放并不会影响办公。
“如果机关食堂开放那当然好了。”偶尔会去市政中心食堂蹭饭吃的刘先生说。在刘先生看来,机关食堂的饭菜因为有财政的补贴,不仅“物美”,而且“价廉”,更重要的是,卫生有保障,吃了让人放心。所以,他很期待机关食堂能对外开放。
今年78岁的程奶奶也面临着中餐不好解决的问题。不过,她对机关食堂不对外开放也表示理解。“机关食堂肯定要先满足内部职工吃饭嘛,外面的人去太多了,肯定也给人家添麻烦。如果机关食堂开放那当然好了,特别是对老年人。”
可以考虑对老年人开放
对于机关食堂能否对外开放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机关表示,目前时机还不成熟。陈乐秋告诉记者,如果机关食堂对外开放的话,面临一个不好管理的问题,而且食堂是在机关里面,甚至还会影响到正常办公。
赣州开发区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现在管委会周围就有不少饭馆,如果食堂对外开放的话,还需要考虑要做多少的问题,做少了,内部职工可能都不能完全供应;做多了,又造成浪费。
从事多年社会管理学研究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机关食堂是否对外开放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机关食堂是首先保障公务系统人员的供给制背景下诞生的,全面实施则是全国计划经济时代。如果机关食堂完全开放,食堂的性质就变了,就要涉及工商、税收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明显会对周围的餐馆造成不正当竞争。他接着说,现在老年人吃饭也确实是个问题,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如果能像国家广电总局内部食堂那样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三餐,是最好不过的。所以建议机关食堂可以考虑对周边老年人开放。这需要老年人和附近机关食堂之间相互协商。
采访手记
能不能与百姓的距离近些
为了采写这篇稿件,记者不仅打了好多个单位的电话咨询,也去了好几家单位食堂,特别是在中午12点到一些机关单位食堂想亲自体验一下,但被对方以“这是内部食堂,不对外开放”为由而拒绝。
赣州机关食堂大部分都没有对外开放,甚至有的曾对外过,但有人怕外面的人来吃会影响内部就餐质量而中断对外服务。问其原因,都以服务本单位职工为主,怕人多影响管理,怕外人沾了自家福利。怕这怕那的理由也许都有理,但我们大家都似乎忽视了一点,就是资源没有得到共享和充分利用。
2009年11月,国务院民政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意见》,鼓励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食堂等公共设施。机关单位打开大门,能充分调动内部资源使之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才有可能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理念主导下的一个新趋势,才有可能让政府机关与百姓的距离更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