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7日
本报共青城讯(通讯员肖德法)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共青城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转型入手,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举措,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
随着共青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客商前来考察,从最初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体现的是关注生态。而今,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这里的招商理念又有了新的变化,从以前的引进项目到现在引进产业,体现的是产业集群发展。
共青城将发展的重点瞄准了电子电器、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原来在共青城手机产业是一片空白,一部手机有成百上千个零件,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全部包干生产成机,因此产业配套,完善生产链对企业能否落地生根至关重要。共青城调整招商理念,变招项目为招产业,一次性与数家手机相关企业谈引进事宜,并成功地一次性引进了8家手机相关企业,很好地完成了手机产业的基本产业配套。
随着赛龙通信、共创背光源、立恒手机模组等手机相关企业的进驻,共青城的手机产业进入了一个迸发式的发展阶段,上下游的产业“大联盟”逐步呈现,并形成了以整机为牵引,零配件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同样通过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裂变的还有这里的空调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以挪宝地源热泵空调、金淞移动空调等为领军产品的空调产业“联盟”逐渐浮出水面,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批相关行业主动找到共青城谈进驻落户事宜。
为了使投资者对在共青城投资更有信心,为产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软硬环境,该市出台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惠方法》等,对重点扶持的手机产业、空调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分别有针对性地制定优惠政策,为产业集群提供政策保证。目前该市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节能环保项目,电子电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聚成势,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