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7日
本报新余讯 记者洪怀峰摄影报道:“我们把引智看得比引资更重要,新余市今天的成功得益于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目前,我市人才贡献率达29.5%,远高于全国18.9%的水平。”连日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新余市市委书记李安泽,谈及新余进位赶超全面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时,认为新余主要靠的是人才。也正是因为如此,去年新余作为全国设区市唯一代表,在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介绍经验,而中组部人才局特赴新余考察人才工作,并带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全方位总结宣传新余人才工作的典型经验。
![]() |
赛维生产车间
人才工作成新余一把手工程
“市委书记李安泽亲自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人才引智工程是新余一把手工程。”新余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新余一本《新能源、钢铁、新材料知识365问》的书,也是当地领导干部必备的,而编制这本书的正是李安泽。
“没有人才支撑的产业是没有希望的产业。”李安泽这样表示人才对新余发展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方向指引下,截止2010年底,新余人才资源总量达20.2万人,人才密度2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31%,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为20.8%,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3.3%,人才贡献率达29.5%,人才跨市流入与流出比由2000年的1:5上升到目前的1:0.5。
“人才来了就要让他们不想走”
新余市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渴求和周到的服务,引来了一批批人才、一个又一个团队,兴起一家又一家企业,新的产业随之形成。另外,已经有4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专家和他们的团队、一批国际新能源领域的专家计划入驻研究所。如江西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等。
此外,新余市财政设立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也由每年1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进一步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特别鼓励创新型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型产业集聚。
“我们充分吸收全国各地人才引进的好经验,按照最优惠的办法引进人才。根据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策略,坚持以高效能的政务系统感召人才,以高成长的事业平台吸引人才,以高配套的创业政策扶持人才。总之,人才来了就让他们不想走。”李安泽表示。
李安泽介绍,新余除了刚性引进人才,还聘请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担任政府经济、科技、产业等方面的顾问,其中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等。截至目前,已柔性引进院士11名,引进“千人计划”入选者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8名,教授、博士2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