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买节能灯,您是否被“假节能”了?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5日

最近,全球照明巨头飞利浦登上了节能灯“黑榜”,这是个引人关注的话题。而北京市消协的一份市场检测又让国人大跌眼镜:节能灯的不合格率居然将近50%,其中相当一部分节能灯属于“费电节能灯”。另据了解,依靠政府的节能补贴攻占照明市场,却有相当多的产品滥竽充数,既不节能又很花钱。这样,老百姓常用的节能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节能灯到底有多节能?“我是否被假节能了?”成了众多百姓关心的话题。

节能灯的正式名称是稀土三基色紧凑型荧光灯,二十世纪70年代诞生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被我国纳入863推广计划后,最早在山东的胶东半岛推广,但是由于早期成本比较高,推广难度比较大。广东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以低成本的原材料大批量生产节能灯,并销往全国各地。最早,人们对于节能灯的概念比较模糊,广东生产的卤粉节能灯成本较低,销往市场的价格也比较低。随着节能灯生产的科技创新,现在市场上多数都是稀土三基色节能灯,销售价一般在13元左右。应该说,节能灯经过3年的推广已经大张旗鼓地走进千家万户,被市民广泛用于居家照明,与此同时,白炽灯几乎退出市场。然而,一只售价几乎是白炽灯泡至少10倍的节能灯到底节能不节能?我市市场上的节能灯情况又是怎样?购买节能灯时该注意些什么?

据了解,我国目前节能灯管按照荧光粉划分有:混合粉、卤粉、三基色。使用三基色的节能灯才是真正的节能灯。这种光源在达到同样光能输出的前提下,只需耗费普通白炽灯用电量的1/5至1/4,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电能和费用。如某家庭一月按使用15个灯泡电费计算:

1、普通灯泡电费:15个灯×40W/个×5小时/天×30天=90000W/小时=90千瓦时 每月电费=90千瓦时×1元/千瓦时=90元

2、节能灯的电费:15个灯×8W/个×5小时/天×30天=18000W/小时=18千瓦时 每月电费=18千瓦时×1元/千瓦时=18元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节能灯可以大量节约电能和家庭开支。但是,随着去年以来上涨的稀土价格,我国很多节能灯以卤粉充当稀土荧光粉,导致市民被假节能。据新浪网上的消息称,节能灯正经受着我国近一年来不断加码的稀土资源保护战略后产生的影响。由于节能灯中使用的荧光粉需要从稀土中提取,荧光粉价格也相应出现上涨,从年初的每公斤350元至500元涨到了目前的800元,上涨的稀土价格困扰着国内数百家节能灯制造企业,甚至威胁到一些实力脆弱企业的生存。记者从广东中山专业从事节能灯生产人士处获悉,正是由于荧光粉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偷工减料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维持生存的选择。其中用价格低廉的卤粉替代荧光粉是时下不少节能灯企业的“潜规则”。而使用卤粉的节能灯不仅节能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其显色指数过低对于在灯下读书写字的人的视力会带来损害。根据国家标准,节能灯的有效寿命应该在6000小时。据业内人士介绍,那些用不了多久就明显变暗甚至闪烁的节能灯就是用了卤粉。一只7瓦或9瓦的节能灯在批发环节的价格应该在十三四元左右一个,如果市场售价比这还低很多就应该警惕其质量。

记者在赣州中心城区调查发现,有不少品牌的节能灯,如华艺、小康之光、小器鬼等品牌没有出现在北京市消协曝光之内。但这些品牌是否都是真正的节能灯?记者采访了赣州市质监局质量科有关人士。他说:“这几年我们这里没有关于节能灯的投诉。”这位人士介绍,省质监局有检测节能灯功率的仪器,有需要检测的市民和单位可以到省局进行相关技术认定。这位人士特别提醒市民在购买节能灯时需要注意节能灯包装上是否有强制能效标识。章贡区消协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没有接到市民对节能灯产品的投诉。应该说市场总体情况良好。如果市民在购买中发现有假冒伪劣产品,可以拨打有关电话,或到消协投诉。”

如何辨别三基色灯与卤粉灯呢?记者请教了专业生产节能灯的专家,专家介绍,购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三基色节能灯,外观较精致,塑料件通常采用耐高温的阻燃材料制成;而卤粉灯系伪劣产品,其外观粗糙,电路简单、元件劣次,更有甚者塑料件不阻燃,使用时危险性大。2.三基色节能灯,点亮几分钟后,才达到正常亮度,既明亮又柔和。而卤粉灯,一经通电,亮度基本达到峰值,亮度低、光色发青,显得苍白无力。3.还有一个简单的识别办法,就是将点亮的三基色灯,照在自己的手心上,手心则显得红润有血气;卤粉灯照在手心上,则显得发青、无血色。当两只点亮的灯摆在一起比较,其区别也是显而易见。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徐金侦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