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把评判权交给群众 章贡公安分局“警务创新”纪实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0日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家住赣州市黄屋坪路的王某一家人外出散步,回家后却发现自家大门洞开,屋内一片狼藉。王某立即向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报案。“没想到公安局不仅在一星期内就破了案,而且从报案开始,接警、立案、破案、追赃等每一个环节,公安部门都给我发来了短信,我们能清清楚楚地了解案子的进展情况,还能及时向公安机关提建议和意见,真是贴心!”刚刚领回被盗物品的王某高兴地说。

  “短信评警”业务,只是章贡公安分局警务创新的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局立足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强化服务宗旨,把公安工作评判权交给群众。

  创新社会管理 为“三城同创”清障铺路

  章贡公安分局在“警务创新”中,正确认识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关系。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离不开坚持不懈、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服务。为此,该局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今年2月10日,沙石镇新圩村两户村民因过道问题发生纠纷,章贡公安分局沙石派出所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组织驻村民警、司法员、村干部赶到现场,就地开设纠纷调解室,调解人员从情、理、法等方面入手,引导双方重亲情、明事理、讲法律,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不仅解决了过道问题,而且纠纷双方也和好如初。这是章贡公安分局社区(村)矛盾纠纷调解站的一个工作片段。

  今年初,章贡公安分局开始在各社区(村)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站(室),整合社区干部、法律工作者、治安积极分子等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1月至4月,全局调解各类纠纷2170多起,化解不稳定因素29起,使社会稳定工作的阵地前置到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 章贡公安分局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为了有力配合“三城同创”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该局在流动人口管理、网络舆情管理、社区警务建设等方面,都制定出台了创新改革新举措。2009年,章贡公安分局建立了全市第一个流动人口管理站,由公安派出所、街办、社区(村)联合组织,派出所管理,全方位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登记、建档、发证等人性化管理,创造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登记管理人数年均提高12.6%的良好成绩。目前,流动人口管理率超过95%。2010年,该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非经营性上网服务场所管理系统,对所有除网吧以外的非经营性上网服务场所实行动态管理和服务,目前已有80多家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纳入管理,填补了该领域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空白,该项工作经验已被省、市公安机关列为推广项目。该局在不断的管理创新中,完善了服务体系,维护了群众利益,为创建文明、卫生、生态园林城市营造了和谐安定的治安环境。

  创新评判体系,让“和谐之花”开遍虔城

  敞开心怀纳民意,透明执法顺民心,这是章贡公安分局“创新民生警务”的真实写照。2010年以来,该局大力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全局民警走街串户,访贫问苦,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案件当事人1160余名,息访信访案件62起,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该局坚持开展社区民警向辖区群众述职述廉活动。社区(驻村)民警每月对辖区发案情况和防范提示向社区(村)民通报,每年6月、12月向社区(村)群众代表述职,由群众为民警打分,将群众的评分作为考核民警的重要依据。该局不仅请群众评民警,还请社会各界评案件,每年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民公安监督员对公安工作进行视察检查,现场评价刑事、治安案件,以此改进公安执法和公安廉政工作。

  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是章贡公安分局警务创新的又一亮点。去年底,该局自主研发警务短信平台,向前来报警、报案、求助、办证等所有服务对象实时发送包括报告过程、结果以及征求意见的手机短信,让群众及时了解自身所涉业务进展程度,进行满意度评价。这是章贡公安分局新形势下加强警民互动、和谐警民关系的新创举,不仅公开了公安工作的全部流程,而且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时效,拓展了群众路线的新途径。目前,该系统已向全区群众发送各类提示服务性信息27120条,群众对该平台也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今年已收到各界群众的合理化建议意见562条。

  平安创建、创新管理、开门评警等一系列新举措的实施,不仅使“平安章贡”成为古城赣州的新名片,更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在全省政法系统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活动中,章贡公安分局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全市前茅。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伟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