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6日
本报乐平讯(记者徐黎明 通讯员徐铮)4月25日,乐平市镇桥镇浒淹村公路边,堆积如山的新鲜莴笋正在装车,准备运往安徽、湖南等地。乐平市今年莴笋种植面积有3万亩,为全国最大。目前正值莴笋大量上市之时,记者采访发现,虽然莴笋价格“跳水”严重,但销售渠道通畅,莴笋加工企业已经上马,在其他地方莴笋严重滞销的情况下,乐平市的种植户们还是有利可图。
目前,乐平市种植的莴笋主要销往安徽、浙江、湖南等地。乐平市蔬菜局工会主席叶荣灿说,莴笋上个月每公斤批发价曾经高达1.6元,现在也就是0.5元左右。但不管怎样,销售渠道还是很通畅的。原因就是乐平的莴笋品种较好,属于红莴笋。
跳出农业抓农业,以龙头加工企业为突破口,不断增加蔬菜产品附加值,迅速提升产业效益,乐平市用工业化理念、市场化方式推进蔬菜产业化,使得大量销售不畅的莴笋通过深加工的形式消化,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种植户也尝到了甜头。在乐平市绿乐食品有限公司新落成的厂房内,投资400万元的自动化蔬菜加工全流水线已全部安装完毕,普通的莴笋通过切菜、清洗、漂烫、拌料等工序后,加工成碧绿脆嫩的莴笋干。公司负责人贺春生表示,公司一号生产线即将投产,正式投产后,每天至少可加工60吨莴笋。
据介绍,该市引进总投资7000万元的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建成后三年可新增加工基地3万亩,产值过亿元。现已与7个乡镇签订3000亩冬闲田莴笋生产订单,亩均可增收1000元。采访中,叶荣灿说,为确保莴笋的市场销售,在做好对菜农市场信息引导的同时,积极开展产销对接,与乐港、镇桥、接渡、塔山等乡镇街道的种植大户签订意向性协议,对莴笋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