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1日
以前公路沿途一片荒郊野岭,少有人问津,如今楼房林立,羊肠小道变成宽广大道……自2003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鄱阳县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在一条原本崎岖的山凹地带奇迹般地建起了一座新兴工业园区,演绎了一段工业发展的传奇。2010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2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2.7亿元、利税总额2.87亿元,分列上饶市第一、第三、第二位。
“鱼米之乡”发展工业“短板”
鄱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盛名,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与农业“显赫”的地位相比,该县的工业基础一直相对较为薄弱。伴随着上世纪末一批国有企业的相继倒闭,该县几乎就找不到什么像样的企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工业小县,3年来却以突破“三年翻两番”的增长速度,写就了工业发展传奇。
3月16日,由该县招商引资的总投资1.3亿元的光伏企业——浙江永康圣嘉工贸公司落户鄱阳芦田工业园区。据统计,2010年,该县引进像圣嘉工贸这样的亿元以上大项目42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1000万元以上入园工业项目56个。其中,签约入园企业187家,开工建设53家,投产89家,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投资累计额名列上饶市第二名,重大工业项目计划投资完成比例名列上饶各县区第一。这些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为鄱阳进一步做大工业总量、做优工业质量,无疑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增长点。
四大产业助推快速崛起
据了解,目前鄱阳县已初步培育形成了新能源、五金机电、纺织鞋服、食品加工4大主导产业。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该县汇聚了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4个产业端,先后引进了格林艾文投资20亿元的风电设备制造项目、佳辉光电投资17.7亿元的太阳能电池项目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其中太阳能产业随着佳辉光电二期建设和鑫顺光电等6家企业的落户,即将形成“拉棒-切片-电池-组件”相对完备的光伏产业链。
在五金机电产业方面,该县工业园区已落户企业76余家,投产企业42家,形成年产锁50万把、冰箱20万台、紧固体20万吨、汽摩配10万件的产能,同时,占全球产量25%、全国产量80%的渔钩,都产自鄱阳。而新落户的8家金刚石刀具企业建成投产后,也将在国内市场拥有相对的定价权。
在纺织鞋服产业方面,园区内集聚了35家、园区外集聚了150多家企业,已形成年产6000吨毛毯、300万双鞋、2000吨化纤、300万件(套)服装的产能。
在食品加工产业方面,该县也先后引进了远洋渔业等2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
“三情”招商优化服务平台
近年来,鄱阳工业之所以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该县始终践行高位招商,县委、县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来落实。
实施“三情”招商,注重利用“乡情、友情、亲情”,建立信息网、设立联络站、收集项目库,成立温州、泉州、宁波、东莞4个代表处实行驻地招商;推行以商招商,通过佳辉光电的落户,先后引进投资3亿元的金石光电等5个配套项目,形成相对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实施返乡就业创业工程,开通创业服务热线96110,制定《关于鼓励返乡创业和促进就业的若干规定》,出台《鄱阳县返乡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提供贷款融资支持;不断优化招商平台,强化园区配套建设,降低企业入驻要素成本,优化电镀服务、物流服务、融资服务、生活服务、用工服务、行政服务平台。
朱芬妮 本报记者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