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25条改革措施,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市情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努力实现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业内人士表示,这25条改革措施,既涉及行业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度机制的改革调整,也涉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度机制的优化完善。总的来看,行动方案通过完善长效制度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作用,督促、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回归初心使命,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行动方案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收取模式,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的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须少收管理费,有力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是本次公募基金改革的一个积极探索。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在实施路径上,监管部门将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对于存量产品暂不做强制要求,并区分头部机构和中小机构,分阶段推进;要求头部机构在接下来这一年里,新注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应采取上述浮动费率安排,并欢迎外资机构、中小机构积极参与。试行一年后,将根据产品运作、市场情况及时开展系统评估。目前,已有20余家机构做好申报发行新产品的准备工作,新产品预计将会很快推出,其他行业机构也将在准备就绪后陆续上报。
对于业绩比较基准,业内人士表示,这相当于基金投资的“锚”和“尺”,是基金公司根据产品类型、投资策略等因素选择的参考标准。其中,“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防止基金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大幅偏离产品名称和定位;“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并据此对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进行考核。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在本次公募基金改革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既关系到新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整体架构,也关系到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称。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监管部门一方面将尽快出台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同步建立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库,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针对存量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指导基金公司逐步有序地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将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结果的运用。在基金公司绩效考核、监管分类评价、第三方评价评奖等考核评价机制中,都将更为关注和考察产品业绩偏离基准的情况,使评价评奖结果体现“奖优罚劣”,督促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严守投资纪律,也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目前,基金公司股东单位对基金公司高管的考核以及基金公司内部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以管理规模、收入利润、行业相对排名等指标为主,直接反映投资者盈亏的考核指标较少、权重占比低,利益绑定不紧密。
对此,行动方案提出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具体来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系,相应降低产品管理规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
二是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本公司管理产品的比例和锁定期要求。据记者了解,此次改革,在现有20%、30%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基金公司高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对本公司管理基金产品的跟投比例,并对现行一年的跟投锁定期适当予以延长,以更好实现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三是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产品中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更好体现与投资者的“同甘共苦”。
据记者了解,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涉及股东、高管、基金经理等多方主体切身利益,后续,监管部门将指导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加快修订《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将监管要求嵌入基金公司内部考核制度,并在具体工作中稳步推进。
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
行动方案强调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围绕投资者最佳利益,全面优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市场推广等资源配置,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努力给投资者带来更优回报。抓紧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规定,促进基金投顾业务规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适配其特点和需求的组合投资服务。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便利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
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优化基金注册安排,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促进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强化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其体现产品定位、衡量产品业绩的作用,对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提升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发展。
同时,行动方案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完善监管制度,丰富执法手段,将“长牙带刺”落到实处。提升基金公司治理水平,督促大股东、董事会、经营层归位尽责。完善行业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提高行业合规水平。提升行业声誉管理能力,唱响经济光明论,充分发挥引导和塑造预期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已逐一制定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时间表,后续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推进过程中,将结合行业实际,区分存量增量、区分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行业机构充分的调适时间;具体举措推出后,将适时对相关落实情况开展评估,并进行优化完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