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曾伟朗 严瀛 陈路平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本站讯 近日,在各大院校以及中小学校陆续放寒假之际,寻乌县2025年“青年夜校金融班”“中小学生金融第一课”也相继开课。来自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寻乌县金融素养提升宣讲团讲师,用精心准备的课件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近距离为广大青年和中小学生们讲解关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校园防范金融诈骗、网络贷款、各类金融账户设立管理、初步认识资本市场等金融知识,帮助青年和中小学生们提升金融素养水平和防诈防非安全意识。
金融素养提升宣讲团是寻乌县创新探索推进县域“四员”金融服务网络建设中,建立起来的一支金融服务志愿者队伍。近年来,寻乌县为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整合了普惠金融县乡村联络员、金融服务志愿者、社区网格员、金融纠纷调解员等“四员”工作力量,努力打造一支更加强大的金融服务人才队伍,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和全民金融素养护航。通过做勤、做实、做巧“四员”工作体系,寻乌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了服务基层“有点”、金融宣讲“有网”、提升质效“有活”、保障权益“有法”的良好局面。
服务基层“有点”。寻乌县依托市级普惠易融平台技术支撑,在人流最集聚的县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打造集存取款、征信查询、政银企融资对接、融资增信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并拟在工商界人士集聚的县统战之家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同时,结合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15个乡(镇)普惠金融服务站、173个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12个社区普惠金融服务点,并向全县173个行政村及12个社区居委会派驻了金融村官。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站点,服务站点和金融村官全覆盖,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体系,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金融宣讲“有网”。寻乌县建立普惠金融与行业产业发展联动机制,组织县科工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各乡(镇)组建了一支46人的县乡村(社区)三级普惠金融联络员队伍,积极对接金融服务志愿者、金融纠纷调解员、社区网格员,以县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为核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为基础,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普惠金融网络。定期组织开展“七进”宣传活动,深入乡村、社区、企业、机构等广泛开展信贷保险知识、防范非法集资、防范金融诈骗等宣传,全力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危害,提升全民金融素养。以派驻“金融村官”为抓手,组织金融服务志愿者、普惠金融县乡村联络员通过主动对接镇、村两委,采用“边走访、边建档、边营销、边放贷”的“四边”模式,全面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小组评议和营销对接等整村授信工作,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2024年底,寻乌县在全县173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评议“白名单”2.18万余户,对接村民7.1万余户,新增授信7627户,金额累计达8.65亿元,用信3569户,金额累计达4.41亿元。
提升质效“有活”。寻乌县组织金融服务志愿者聚焦我县八大行动重点项目和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4312”行动计划,建立重点项目以及规上企业、拟入规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一对一”“多对一”融资对接机制,每月定期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化县、乡(镇)联动,瞄准市场、园区、商圈等小微企业集中的区域,通过分配摸排名单及工作专班推送“推荐清单”的形式,选派金融服务志愿者深入企业、扑在一线,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走访,宣讲惠企政策,推介金融产品,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发动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志愿者,组建了一支16人的县级金融素养提升行动宣讲团,积极开展“中小学生金融第一课”“青年夜校金融班”“老年大学金融班”“金融邻距离大讲堂”等专题宣讲活动,联合寻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开展“金融文明夜市”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围绕提升基层群众防非反诈能力、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展示金融为民新风尚等重点内容,打造“金融知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的金融宣传工作新模式。2024年,寻乌县累计开展集中金融宣传20余场次,参与群众近万人,线上宣传点击量突破13万。
保障权益“有法”。寻乌县健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拓宽金融纠纷调解渠道,由寻乌县金融服务中心、寻乌县司法局牵头,人民法院与各金融机构参与,成立寻乌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县级金融消保中心,组建一支45人的金融纠纷调解员队伍。成立县级专项排查小组,组织金融服务志愿者、社区网格员联合公安、市监、金融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扫楼清街盯场”专项行动,各行业部门、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同步开展行业领域专项排查、辖区排查,坚持打早打小,大幅提升我县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防非意识,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秩序稳定。截至2024年底,寻乌县通过县级金融消保中心成功调解3起金融纠纷,集中开展“扫楼清街盯场”活动10余次,非法金融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金融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